•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2024年11月刊

2024-11-25
閱讀:

 



刊首語

進一步加強新質生産力視野下的管理創新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未來企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新質生産力的關鍵本質是要進一步強化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即必須加強以原創性、颠覆性科技創新推動我國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以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賦能我國産業不斷攀升全球價值鍊的最高端。推動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企業加快邁入管理創新與變革的新時代。

加快管理創新與變革,要加強戰略預見,形成戰略創新。企業需要重視未來能力的建設,發展先導能力。日本企業強在核心能力,美國企業強在動态能力,中國企業則可以強化先導能力來形成更有前瞻性的産業體系,增強産業的全球競争力。

加快管理創新與變革,要重視組織模式的進化,通過管理制度優化組織結構,賦能員工創造力的開發,激發員工的活力。例如,海爾鍊群合約管理新模式的特征之一是以人為本, 企業變成平台,員工成為創客,充分地釋放了員工的活力。海爾的管理模式進一步演化為零距離管理,以高度連接性助力組織實現自主人、自組織與自進化卓越,具有很大的創新性。

加快管理創新與變革,要積極進入後熊彼特時代,推進以用戶或用戶企業為主導的創新範式。同時,在人工智能時代,人人皆可成為創新者,以用戶為主導的創新正在演化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新。在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進程中,要強化創新者精神,每個人不僅要具備創業家精神,還要具備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企業在創新過程中,還需回歸生活的意義。創新所追求的不僅僅是經濟價值的獲取,還包括人的意義的探尋。企業管理的關鍵是超越财務指标,幫助員工獲得幸福感,推動社會福祉的創造,特别是形成數智時代的健康人格。

作為管理研究者,我建議企業家在2025年重點關注四個企業管理關鍵詞:勇于冒險、加強連接、人民為本、追求福祉。

本期内容

 

專題研究

戰略性創新:傳統企業的創新轉型路徑 宋保華、陳勁

以風險投資的決策思維推動企業創新與增長 伊利亞·斯特雷布拉耶夫、亞曆克斯·鄧、況婧

将企業全面嫁接在興趣電商平台的生态共創模式——以雅鹿為例 王子陽、朱武祥、趙子健

聚焦整體成長觀:如何提升領導力 胡佳

發現新産業體系的發生學特征——以互動科技産業為例 宋德铮

場景驅動新興技術産業化創新的雙重困境與破解之道 王敏、餘江、馬志祥

 

清華論壇 | 面向知識創新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三次元創造戰略 鮑勇劍、楊苓、王欣

讓人工智能賦能組織知識創新 董小英

基于大模型的雙環螺旋知識共創 徐笑君

面向數字企業的知識管理 洪志生、陽鎮、洪銘鋒

知行知創:數智時代的員工知識創新之路 魏鈞、李若思

 

案例分析

騰訊:生态管理的領航者 常馨之、柳卸林

傳承與創新:中華老字号缸鴨狗的複興之路 彭新敏、馬帥

海信:高端出海打響中國智造 董梅

 

創業故事

航天雲網:中國工業互聯網先行者的創新探索 李蕾、古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