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語
以體系觀和人本觀發展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無疑是當今最具颠覆性的技術,對千行百業及各類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然而,現有的人工智能研制,嚴重缺乏東方哲學(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源遠流長的整體思想觀,如總體思維、有機整合、動态發展和以民為本的思想。
中國傳統哲學诠釋了主客體互動過程中個體精神價值追求與客觀事物運行演化的契合性。基于總體觀、系統觀、動态觀和體系觀,主體掌握客觀事物的運行規律,遵循普遍聯系、功能定位、整合協同等原則。其中,總體性、動态性觀念注重各種思想的交流互鑒、協同融合,具有開放、動态、包容、融合等特征,如《禮記·中庸》所講的“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天人合一、厚德載物、革故鼎新、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等理念,诠釋了人與客體事物互動行為體系創造創新的過程和關系。這為體系工程中子系統(子體系)之間獨立而又依賴的關系提供了形而上學的視角,并有利于在構建體系過程中創造共識場景,建立與中國傳統哲學相對應的虛實相結合的體系。
中國傳統哲學強調人民的主體性,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君子慎獨”“克己複禮”等,也強調“利他精神” “天下大同”等理念。這些理念诠釋了這樣一個過程:從人民主體協同、互動、合作創造價值出發,基于自主自願的合作精神,建立起具有自組織結構的、能夠适應各種主體活動場景動态演化的體系架構,将個體探尋事物運行演化規律的精神價值追求與體系明确的事物形成内在的融合協同性。
人工智能的創新和産業化應用隻有充分運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總體觀和民本觀,才能真正形成知識互聯,實現知識共享共創,進入人與機器智能和諧共處的佳境,最終形成更高層次的文明。
本期内容
如何避免成為AI墓地的一員——評估一家AI企業生存能力的蛋糕模型 王子陽、朱婧雯、胡時偉、朱武祥
低空經濟領域的企業發展:機遇與發展條件 鄒濟、楊德林、馬倩
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智慧體的管理範式革命 魏炜、張鵬程、馬勇斌、王子陽
“互捧”還是“互黑”:品牌調侃策略及其效果 謝佩洪、鄭明珠、李單萌、周金倩
領導行為的回響:領導行為對領導者自身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孟亮、戴晨樂
數據要素×: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史學智、陽鎮、陳勁
數據要素帶來商業範式轉變 王公太、劉玥杭、孫玉濤
數實深度融合:不容忽視的多重制度 楊虎濤
數字化驅動的分布式人力資源系統 路琳
胖東來: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重塑零售價值鍊 肖勇波、趙翠、孔德梅、王海黎、程相民、王剛
北京公交:場景驅動數智躍遷,探索智慧城市新路徑 尹西明、蘆明、王新宇、李紀珍、周江華
大模型如何助力醫療健康服務提質增效——以微脈CareAI的實踐為例 劉嘉玲、魏江、肖咪咪
水滴公司:初心與獨角獸之路 唱小溪、沈鵬、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