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企業産品創新高層論壇——開幕式及主題演講和報告
在未來15年的創新發展中,我國将要走一條以引用為主轉化為引用創新并重進而轉化為創新為主的三步走的道路。我們隻有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結合的互動創新,才能赢得明天,赢得創新!
2006年4月28日下午2點,清華經管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國青教授宣布2006中國企業産品創新高層論壇開始。大會進入了第一個流程:領導嘉賓緻詞。
開幕嘉賓緻詞

(從左:何建坤、張景安、劉湘明、馬蔚華、徐留平、陳國青)
beat365常務副校長兼清華經管學院院長何建坤教授首先代表beat365和經管學院對到會的來自政府,學術界,企業界和媒體人士表示了熱烈歡迎。同時回顧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創新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提出推進中國産品發展、推進産品創新,是中國未來20年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由于産品的創新對企業發展對中國競争力增強意義重大,因此需要各個方面長期努力。從學術界來看,何教授以清華為例講述了學術界對産品創新的見解和實踐。beat365在98年就開設了新産品開發課程,這不僅獲得了同學的熱烈歡迎,也獲得了業界的一緻好評。從管理課程的特點來看,管理是一門實踐的科學,需要很好的與企業實踐管理相結合。因此,全國各界人士要在産品創新的道路上團結起來,更好的促進産品創新的發展。
接下來,IT世界出版人兼總編輯劉湘民先生發表了緻詞。主要宣布了與beat365的一個長期合作項目:中國最佳創新企業評選。他提出,MICA的目的是為了推動中國企業把創新從一種表達方式變為行動方式。MICA關注的并不是企業産品體系中的單一産品,因為一時的産品是很難抵擋跨國公司的持續進攻的。我們不評選“酷品”,而是評“酷企業”。同時,MICA關注的并不是企業的短期成功,而是一種持續的創新能力。我們不評選“短跑選手”,而是評“基業常青”。最後,劉先生講解了評選流程:①1000家企業報名彙總。②100家企業入圍評選③50家企業采訪調研。④10家優秀企業出台。最終入圍的企業将在11月份參加頒獎盛典。
最後,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長張景安先生發表了緻詞。他首先回顧了在2006年1月9日舉行的全國創新大會,會議上國家提出要15年要建立創新國家。結合國家實際,企業的創新能力、企業的競争力越來越成為國家的主要競争力。同時,他指出了我國在20多年來引進外國先進技術中出現的越來越多的問題:1随着我國技術水平與世界差距越來越小,我國引進最新技術越來越少,必須要自主創新。2我國引進的大部分是國外經曆幾次調整後的技術,有三高一低的問題,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國不僅要大力發展經濟,也要重視環境的保護,而且資源的有限性也要求我國企業不斷進行創新。3中國的高速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引進國外技術,要擁有知識産權,擁有自主生産能力,才能在世界競争中占據越來越有利的地位。在未來15年的創新發展中,我國将要走一條以引用為主轉化為引用創新并重進而轉化為創新為主的三步走的道路。我們隻有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結合的互動創新,才能赢得明天,赢得創新!
在2:30,陳國青教授再次表示了對到會人士的歡迎,并宣布将進入大會主題演講環節,會議進入第二流程,轉由beat365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吳貴生教授主持。
流程二:大會主題演講——産品創新驅動企業可持續增長
主題演講一:強化金融創新,增強銀行創新優勢
需求不斷變化,銀行隻有不斷創新,适應新的需求,才能不斷發展。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首先提出激勵創新,對銀行和社會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次,他聯系照行的實際發展講了四點體會:①招行在發展壯大過程中一直堅持創新的主要原因是現今社會發展變化很快,新的需求不斷産生,傳統的服務已無法滿足要求,所以,應該積極發展新的服務來與新需求相适應。②就創新的必要性來說,由于消費者的金融需求和信貸需求迅速變化,需要銀行提供個人理财或零售銀行等新型服務,同時,企業理财需求進一步壯大,需要銀行提供避險工具或是指導。就整個客戶結構來說,銀行開始把更多的目光轉到中小型企業,采用靈活的信貸政策來開發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③在企業創新過程中,應着重把握三點:首先應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其次創新要持續不斷同時有秩序地開展,同時要通過品牌效應進一步實現創新的作用。招商銀行采取提前預測未來市場、率先行動這種大膽創新的方式,先後開拓了“一卡通”“一網通”的市場,使得招行在中國銀行業中的競争力不斷增強。④馬先生指出,在市場競争化浪潮中,擁有市場優勢比擁有工廠更為重要,在市場中品牌優勢極為重要。因此,在中國未來發展中,中國要争取多多獨創民族品牌,增強市場競争力。
最後,馬行長提出了他多年經營銀行業的經驗:需求不斷變化,銀行隻有不斷創新,适應新的需求,才能不斷發展。
主題演講二:肩負創新使命,提高創新能力,為中國民族汽車工業赢得更多的尊重與喝彩
百年長安未來的創新思路
1緊貼市場和中國國情進行自主創新。
2繼續加大自主創新投入
3選擇好自主創新的突破口
4優化自主創新體系
長安汽車集團總裁徐留平先生先向我們介紹了4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中國兵器裝備集團長安汽車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考察工作的具體情況。溫家寶指出,中國的汽車行業應該發展針對中國國情的車,發展小排量、經濟型汽車,要注重環保,長安汽車的發展符合中國汽車市場總體趨勢。他要求,集團公司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軍民結合,寓軍于民”,加強自主創新,不斷優化産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做出新的貢獻。從公司基本情況來說,長安公司有獨立的軍工系統,在汽車方面也獨立探索。綜合近年來長安公司在企業産品創新方面的情況,徐先生講了三個話題。
話題一:百年長安持續創新的動力源泉
近年來,長安公司引進了許多大公司的産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創新。90年代初期,與鈴木公司建立合資公司。末期,與福特公司建立合資企業。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如果長安僅僅是通過合資引進技術,核心技術很難掌握。同時,出口也會有較高難度。于是,長安汽車在老産品進一步改進基礎上,開始提高自主開發能力。除了與國外合資公司共同建立研究院研究新技術外,也開始獨立出資對企業産品進行創新,為企業産品升級以及出口奠定了基礎。
話題二:四個體會
體會一:堅持自己動手
在公司實行“以我為主,自主開發”模式後,公司基本實現了三級跳:初期在老産品改進,中期即本世紀初主要的發動機和産品以公司内部人與外國合作開發,直到整車發動機都以“我”為主。通過三級跳,公司具備了自主開發整車和發動機的能力,并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體會二:利用國内資源
99年公司開始與beat365合作,由清華提供培訓指導等。現今業餘更多學校建立了合作項目,充分利用國内和學校資源,使得公司資源更齊全,在技術創新上能領先一步。
體會三:充分利用全球資源
公司在歐洲意大利海外建立了研發中心,通過招聘一系列海外專家,補充了研發力量的不足,為建立全球華提供了力量和資源
體會四:與合資夥伴共享資源
與合資夥伴共享資源不僅能使自身競争力上升,同時,如果要長遠發展,首先必須是國際化的,同時必須是在自己的技術方面有拿手的本領。在進行技術領域自主創新的同時進行合資,兩條路并行走,實現互動資源共享可以充分利用各方優勢和資源。
就這樣,通過多年努力,長安公司取得了五個大成果:1開發了一系列自己的産品。部分産品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2形成了五大能力:造型能力,樣車制作能力等。3整體上培訓了一支隊伍。4建立了研發的一套标準和規範。5獲得了一批知識。
話題三:百年長安未來的創新思路
1緊貼市場和中國國情進行自主創新。
2繼續加大自主創新投入
3選擇好自主創新的突破口
4優化自主創新體系
在主題演講後,beat365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吳貴生教授進行了簡短的點評。

(從左:吳貴生、薛瀾、朱恒源、李廣海)
他指出,關于什麼是自主創新這個話題,他認為,自主是前提,創新是要害,産權是關鍵,創新能力是核心。從兩個企業的創新理念和勇氣中我們看到了自主、産權和創新的重要性。
同時,中國企業産品創新的動力主要來自于競争和企業内部。我們應保護開發和利用中國巨大的市場優勢,在戰略上堅持自主創新。
但值得注意的是,創新過程中企業遇到的共同困難是創新者很難保護自己的利益。招商銀行的報告很好的回答了解決這一難題的方式:即用創新保護了創新!也用品牌保護了創新!
最後,關于自主創新的内功不僅需要進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改革,也需要在技術方面進行自主研究開發,招商銀行和長安汽車集團的演講給大家提供了十分寶貴經驗和借鑒!
進行簡短的茶歇後,會議進入了第三個流程:大會主題報告。
大會主題報告
主題報告一:中國企業的産品創新現狀
中國企業的産品創新正在經曆一個根本的變化,開始逐步由以競争為導向向以顧客為導向轉變。
beat365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朱恒源博士主要就産品創新要從競争導向到顧客導向這一主題進行了研究報告。
他指出,當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環境正在經曆着深刻的變化,全球的企業領導們都認識到創新成為了一種至關重要的能力。産品的創新是産業的基本過程,也是企業競争力建立及更新的重要來源。在全球化競争中,企業隻有以顧客為導向連續不斷的開發新産品才能獲得企業長足發展。
從我國的特殊情況來看,我國企業的産品創新是跟随我國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的轉軌而發生的,曆史并不長,而我國已有的創新調查不能滿足我國對國内産品創新總體現狀的了解。因此,為了了解我國企業産品創新的現狀,結構其發展過程,探索其成功途徑,于是,beat365經管學院與理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合作進行了2006中國企業産品創新調查。
通過對全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進行問卷調查後,他們了解到中國企業産品創新面臨激烈的競争環境,而且中國企業産品開發的原創性不夠,需要更積極地尋求創新發展的空間。
從當前中國企業産品創新的戰略來看,更具市場情況靈活反應的企業占相當的比例,但外資控股企業相對更加主動地把握了産品創新策略,我國企業應利用好在領先上市和利基策略上依然有很大上升空間的優勢上大膽探索前進。
從中國産品創新的組織來看,我國産品創新的組織模式中一個職能部門主導、其他部門配合的模式采用最多,相比國外企業較為單一。同時,外資控股企業更多的設立了專職的産品(項目)經理這一專業的管理職位,使得企業産品創新的領導層更為有力。
從産品創新的内部來看,我們首先應注重人才的培養與激勵。從中國的情況來看,企業産品創新的核心人員主要來自于公司内部或是同行業企業,通過提供幹中學的機會以及進行内部培訓等模式進行培養的,相對外資控股企業來說,人才流動與跨行業成為開發骨幹的相對較少,同時,企業對産品創新人員的獎勵過多的長調短期,這對于企業創新能力的長遠發展和提高是不利的。
從産品創新的外部合作情況來看,不同行業的外部合作對象差異較大。總體上,客戶是最大的外部合作對象,其次是供應商,大學和研究機構。不同的是,國有及控股企業與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比例最高,外資控股企業與客戶的合作比例最高。
從産品創新的流程來看,當前中國的開發流程仍以傳接力棒模式為主,調查中有25%以上的企業還沒有建立正式成文的開發流程,同時,企業開發流程的建立和調整已自我摸索為主,相對不成熟。
在産品開發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情況方面,中國企業在對客戶需求進行有效管理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雖然國内企業已經開始重視用戶需求對産品開發的作用,在采訪觀察顧客、市場預測等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但對于具有前瞻性的領先用戶調查以及将需求轉化為産品概念等系統配套工作投入得還不夠。
總的來說,中國企業的産品創新正在經曆一個根本的變化,開始逐步由競争導向向顧客導向轉變。
主題報告二:邁向卓越創新——中外企業創新異同比較
修煉内功,在創新相關的戰略、流程和資源管理方面仍要努力加強,這是中國企業今後提高創新能力的關鍵!
理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李廣海先生就中外企業創新異同比較的主題發表了此次報告。
随着我國各界對創新的日益重視,全面了解中國企業創新方面的特點、差距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于中國企業更快的走向卓越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含義,因此,理特公司特開展了此次研究。這次研究利用了理特公司2005年全球企業創新調研的數據,涉及中國企業逾百家,國外企業680個,涵蓋13個行業,研究内容覆蓋了企業創新相關的戰略、流程、資源以及組織文化與績效管理等各個方面。
與國外企業一樣,中國企業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創新是企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但從創新的目标來看,中國企業對于擴大市場和客戶群更感興趣,而對研發效率和成本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隻可能是應為中國的企業處在成長性市場上,企業通過外部提高收入的機會和潛力更大,但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國企業必定要提高重視程度,以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從績效管理來說,超過60%的國内企業都對創新績效進行評估,但約半數的公司僅衡量一些與創新間接相關的指标;同時,中國企業也缺乏具體的創新衡量指标。
從創新流程方面來看,中國企業重情報、資源和創意,但是輕計劃與流程管理,這使得創新過程和結果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太高。
在對創新流程關鍵成功因素進行分析時,主要分為五個方面:①在情報收集與管理方面,中國企業在通過開放式企業文化來收集情報信息方面相對外國重視不夠,隻是的情報的收集與獲取效率大大降低。②在技術與産品開發戰略規劃方面,中外企業都最重視創新目标與商業戰略的一緻性,中國企業對自創或外購決策重視程度最低,這說明了中國企業主要專注于内部創新,利用外部科研資源的效率較低。③在創意管理方面,中外企業對員工創造力都最為重視,但是國内企業對創意管理方法和流程的重視程度較國外低。應當建立有效的創意收集和管理系統,從領導層、員工層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進。④在産品開發和項目管理方面,中外企業都最為重視需求管理,中國企業對産品開發流程的重視程度最低,而對流程的靈活性的要求較高。這說明中國的研發流程有待加強。⑤在技術及資源管理方面,國内外企業均最為重視系統化提高項目管理技能,但中國企業對于與大學和研究所的合作來利用外部資源的重視和利用程度有待提高。
就當前的總體情況來說,中國企業創新工作在内部組織結構、流程與職責方面面臨的障礙比較大,需要改進。同時,企業外部因素例如政府監管等也是一個較大的障礙,政府應考慮如何為企業營造合适的創新氛圍和政策環境。而外國的主要創新障礙是内部資源缺乏。
最後,針對以上所有了解到的情況,我們認為,修煉内功,在創新相關的戰略、流程和資源管理方面仍要努力加強,這是中國企業今後提高創新能力的關鍵!
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薛瀾教授進行了點評:
首先,他認為在學習中,發展中國家都過度重視R&D,而對其他環節相應重視不夠,今天的研究成果将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其次,就創意過程來說,産品開發是其關鍵因素,同時,創意行業的發展與環境密切相關,當前中國在全球化環境下,創意資源非常豐富,給産品創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但中國對于如何更好的管理創意資源方面,還有待加強創新績效指标及過程的控制。然後,在全球化環境中,自主創新并不是關起門來創新,我們在如何更好地與外國合作這一方面還是具有差距,嘗試更好地與跨國公司聯合将會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最後,因為今天的主題報告主要是關于宏觀形勢的,薛教授希望以後會有更多的人投入到這個研究行列來,針對不同的控制變量、企業大小、不同行業等之間的差距進行研究,這不僅會是評價更具有針對性,而且也可為以後的進一步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最後,嘉賓與到場聽衆進行了簡短的互動交流,28日的論壇在陣陣掌聲中成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