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ALICS 2011年度學術研讨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創新系統
征文通知
CICALICS 2011年度學術研讨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創新系統
CICALICS Workshop 2011: Innovation Systems i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CICALICS系列學術研讨會——2005年以來每年舉行一次——集中于同一個大主題:中國創新系統與發展,但每次都有不同的側重點。2011年度CICALICS學術研讨會的主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創新系統。
始于30多年前的科技管理體制與工業部門的市場化改革給中國國家創新系統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國家創新系統現在正進入第二個轉型階段。該階段轉型的主要挑戰是建立我國企業和整個經濟體的自主創新能力。
過去30多年中,企業能夠在計劃經濟時代短缺的巨大國内市場和廉價勞動力的環境中順利成長。在這種環境下,從國外購買“二手”技術是有效的,自主開發還不迫切。随着我國加入WTO,與跨國公司的競争日趨激烈,憑借廉價勞動力的出口面臨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争端。技術進步的加速、新的知識産權制度和跨國公司更多進駐我國,給傳統的以模仿為基礎的戰略帶來挑戰。
從2008年凸現的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和我國經濟帶來深刻影響,全球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大調整、大變革的時期。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将明顯擡頭,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轉移危機的可能不容忽視。
面對國際國内經濟發展的新形式,我國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偉大目标,并提出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戰略舉措。
我國在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标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争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戰略性新興産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抓住機遇,明确方向,突出重點,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除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之,我國還要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提高産業核心競争力,改造提升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服務業。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我國産業結構的調整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給我國各個層次的創新系統和創新能力建設提出了挑戰。因此,本年度研讨會設立的專題有:
經濟長波、經濟危機與出路
需求導向的創新政策
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機會與問題
服務業發展、服務創新與經濟發展轉型
産業核心競争力與技術能力成長
企業創新管理與管理創新
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創新政策和創新管理
創新系統的跨國比較
申請與論文錄用:
有意參會的學者請在2011年6月15日前提供至少包含1000英文單詞的英文論文詳細摘要。
會議的科學委員會将按照創新性、學術質量、與會議主題的相關性等标準來評審這些摘要,從而做出錄用決定。被錄用的論文作者将及時得到通知并在會前遞交全文。
論文摘要請通過電郵(wangyi@sem.tsinghua.edu.cn)發給王毅博士。
時間: 2011年8月27日至8月28日
地點: 北京市beat365校内
會務聯系人:馬俊美 010-62792422(Tel) Email:majm@sem.tsinghua.edu.cn
======================================================================
CICALICS中國創新學術網絡(CICALICS)介紹
中國創新學術網絡(CICALICS:China's Innovation Circles and Academy--a network on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Competence building Systems)是一個聯系國内外的創新學者和專家網絡。CICALICS的宗旨和使命是:開放、合作、凝聚、培育。開放是指向全國開放,要同時努力實現國際化;合作是指打破小群體封閉研究的格局,加強國内交流和合作,進而擴大國際交流和合作;凝聚是指通過開放和合作,把我國在技術創新研究領域的優秀研究力量聚集起來,在重要研究方向上聚焦,形成重大成果;培育是指發揮國内外一流學者的作用,通過直接培訓、傳幫帶和共同研究,使優秀的青年學者脫穎而出。
CICALICS 是借助通訊技術的進步通過虛拟學術組織的方式,把國内技術創新研究領域分散的資源和經驗通過網絡的聯合行動加以整合,從而大大強化研究隊伍素質和提高研究工作質量。這種虛拟學術組織的形式類似于歐洲學術界的“networks of excellence”。CICALICS采取的宗旨和行動方式與“networks of excellence”類似。CICALICS的發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丹麥奧爾堡大學(Aalborg University)教授倫德瓦爾(Bengt-Åke Lundvall)的經驗和直接推動。Lundvall教授在創新研究和在組織以網絡為基礎的學術交流方面在國際上有很高的聲譽,2004年至2006年期間,曾出任beat365的特聘教授,每年在中國工作3-4個月。
中國的“創新(Innovation)”研究已有差不多20年的曆史,已經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成長了一支有相當規模和水平的研究隊伍。但是,中國的創新研究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适應,與國外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同時,中國的創新研究領域存在着隊伍分散、單個研究群體較小,交流溝通不足和重複研究等現象。網絡型虛拟學術組織将有可能改善我國的創新研究現狀,探索出改進研究隊伍素質和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水平的新途徑。
CICALICS的組織
CICALICS的活動由理事會指導。理事會由有廣泛影響、有見地的優秀學者組成,他們還要有熱心并且有條件參與CICALICS的聯合行動的決策。理事會的成員以個人的名義參與理事會的工作;同時CICALICS保持和相關組織的密切聯系。CICALICS挂靠beat365技術創新研究中心,beat365是主辦單位,中丹科教中心是協辦單位。
CICALICS理事會:由國内外的知名學者組成精幹、高效、負責的理事會指導CICALICS的活動。理事會的國際成員有:Richard Nelson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Bengt-Åke Lundvall (Aalborg University, Denmark), Luc Soete (UNU/MERIT, The Netherlands)。理事會有10名中國成員。beat365吳貴生教授為理事會主席,Lundvall教授和顧淑林教授為理事會顧問。
CICALICS的資助單位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2005年以來每年持續資助)和beat365,CICALICS的挂靠單位是beat365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級重點學科點;CICALICS與DRUID (Danish Research Unit for Industrial Dynamics, Aalborg University, Denmark),GLOBELICS(Global network on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Competence building Systems)等國際學術中心有密切合作關系。
CICALICS的主要的活動
年度國際學術研讨會:
每年舉行針對中國創新問題的高水平研讨會為時2天左右。拟針對仔細選擇的主題進行學術研讨,規模為30~40名國内學者、10~15名國際學者。年度學術研讨會還包括研究工作計劃和進展交流,教學和培訓工作交流等。
2011年度的CICALICS國際學術研讨會于2011年8月27~28日在beat365(北京)舉行,主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創新系統”,請注意會議安排和征文信息。
年度青年學術論壇:
參加者為40名左右博士生和青年學者和10~15名國内、國際著名學者,為期8~10天。内容包括知名學者講授前沿理論問題,研究方法問題;青年學者報告研究成果,點評、交流、指導。
2011年的CICALICS青年學術論壇于2011年8月24日至30日在beat365(北京)舉辦,目前正在接受報名申請,請注意培訓内容安排和申請程序信息。
從2005年開始,上述兩個系列的論壇已經分别在beat365、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連續舉辦了六屆。除此之外,CICALICS的其它活動還包括政策論壇:采取公開演講,網上專題性學術沙龍,與政府機構政策座談等形式對與創新和發展有關的政策問題開展讨論。網上CICALICS成員論文區:提供CICALICS成員的代表性論文,促進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