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聖吉教授談可持續發展: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導潛力

2004年11月19日下午,來自MIT Sloan的彼得.聖吉教授在清華經管學院舜德樓北401做了題為:“可持續發展-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的演講,200多位師生聆聽了講座,該講座是由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協同高級管理培訓中心舉辦,陳國權教授擔任講座主持人。
彼得.聖吉教授與在座師生們分享了他關于可持續發展、學習型組織以及領導力方面的主要研究心得。他着重介紹了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倡導可持續發展學派的觀點:理性主義學派倡導盡可能的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減少對自然的破壞;自然主義學派倡導要遵循大自然循環往複的規律來利用有限的資源,商業模式也應如此;人本主義則是倡導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協調統一發展。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在近代發展的過程中尤為關注生産率,造成生産資料的巨大浪費,這樣的生産模式是不能持續發展的,大自然是不能浪費的。這種情況亟需改變,因為這與自然系統矛盾,不能相融。人類的生産系統應是自然的一部分。彼得.聖吉教授指出,對增長的概念要重新定義。過去30年人類的環保困境是顯而易見的:生産的增長産生了不可持續的因素,但商人卻要求增長,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于是有人說,增長是罪惡的,增長是沒有好處的,但是沒有增長是無法生存的。人類應從創新的角度考慮增長,滿懷着想象力和願景,實現自然增長。談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彼得教授認為中國有非凡的古代農業文明,非常深刻的理念、當代的全新面貌,相信中國發展的方法将對世界經濟産生重大影響。
彼得.聖吉教授是享譽全球的新一代管理大師、多年來緻力于“學習型組織”的研究,為麻省理工學院組織學習中心主持人,波士頓創新顧問公司創辦人之一及《第五項修煉》作者。他于一九七○年取得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工程學士學位,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取得社會系統模型塑造碩士學位及管理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