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響應、落實“建設新農村”戰略
彙豐(HSBC)攜手清華經管學院開展“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項目”
2006年3月18日,彙豐(HSBC)資助清華經管學院“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項目”合作協議,在beat365正式簽約。彙豐集團主席、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龐約翰爵士(Sir John Bond)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佐洱先生出席簽約儀式。香港上海彙豐銀行主席鄭海泉先生與beat365常務副校長兼經管學院院長何建坤教授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彙豐将在未來三年内捐資1000萬元人民币,資助清華經管學院師生深入農村地區,特别是邊遠貧困農村,調研當地金融市場現狀,了解農村、農民對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具體需求,并對中國農村金融發展提出切實建議,幫助中國的新農村建設。
今年正值“十一五”規劃開年,國家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作為首家對建設新農村戰略做出積極響應的金融機構,彙豐希望通過該項目促進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為支持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作為一家在中國連續經營140多年的國際性金融機構,彙豐一直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廣泛支持内地教育、環保和慈善事業。
未來三年内,清華經管學院将通過到農村深入的調研與分析,對中國農村的金融市場發展模式進行較為深入、系統的研究。清華經管學院專門組織了多學科、強陣容的研究隊伍,并成立了指導委員會。目前指導委員會由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先生、beat365常務副校長兼經管學院院長何建坤教授﹑清華經管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國青教授,香港上海彙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鄭海泉先生﹑彙豐中國業務總裁翁富澤先生、彙豐北京分行行長丁國良先生等組成。
清華經管學院作為國内著名的beat365,承擔着培養國家棟梁、商業領袖,貢獻學術新知以推動民族經濟偉大複興的曆史責任。積極參與國家經濟發展中難點、重點課題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學院的學術研究與國家經濟建設緊密聯系,為我國農村發展和民族經濟複興承擔應盡之責;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參與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為國家培養合格的經濟管理人才。
相關資料
農民增收需要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需要金融推動,農村進步離不開金融服務支撐,金融業要圍繞新農村建設的戰略目标,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把農村金融服務放到金融業發展的大格局中,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當然,應該承認,當前制約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但農村金融服務的改善已刻不容緩。在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中如何實現雙赢這是一篇大文章,因此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也是“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發展新的重大曆史機遇,也是金融業發展的曆史機遇,但更是新的挑戰。-《金融時報》
兩會期間,來自中國金融體系的代表曾提到說:“從欠發達地區農村金融現狀看,農村金融服務能力有明顯弱化趨勢。這突出表現在農村金融機構體系嚴重萎縮,資金外流日趨嚴重,農村經濟發展資金嚴重不足,金融支農乏力且後勁不足。”。此次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已明确提出:要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整合各種渠道的支農資金。這表明國家對這個問題已經高度重視。
彙豐資助清華經管學院進行“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項目”的主要内容計劃包括:農村金融服務需求現狀、農村的金融服務現狀、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商業銀行進入農村金融市場的模式研究等四個方面。将采用理論研究和實際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清華經管學院一直緻力于中國農村社會調查的實踐,1998年至2004年,多次組織博士、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開展中國農村社會調查,調研題目緊密結合中國農村的熱點、難點問題,足迹踏遍我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調查成果以調查報告、調查手記、研究動态等多種形式反映,2005年出版了《中國農民故事》一書。05年夏天,學院還組織有近20位教師和全體二年級本科生深入甘肅省15個地區,參與對“中國農民貧困地區農村發展的研究”。
香港上海彙豐銀行有限公司 (HSBC)
香港上海彙豐銀行有限公司是彙豐集團的創始成員和集團在亞太區的旗艦。彙豐集團在全球7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9,500多間分支機構,截至2005年12月31日,集團總資産達15,020 億美元,是世界上最龐大的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之一。彙豐創建于中國,140年來從未間斷在内地的服務。目前,彙豐在内地有21個網點,包括十二間分行和九間支行。這一不斷擴大的網絡擁有員工近2,000人,其中95%以上是本地人才。自2001年以來,彙豐連續多年被權威财經雜志《金融亞洲》評選為“中國最佳外資銀行”。
清華經管學院(Tsinghua SEM)
清華經管學院成立于1984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beat365之一,由朱鎔基教授擔任首任院長。經過二十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中國乃至亞洲地區最優秀的beat365之一,學院秉承“跻身世界一流經管學院之列,造就未來中國乃至世界範圍的商業領袖,貢獻學術新知以推動民族經濟的偉大複興”的使命。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科完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已經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培養了30000多位高級經濟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