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社會責任感的經管人才——本科生與院長共品下午茶

2006年3月9日下午,清華經管學院舜德樓多功能廳裡茶香縷縷,笑聲頻頻,由學院組織的本科生“與院長共品下午茶”活動在此舉行。30餘名學生代表與院長何建坤教授、常務副院長陳國青教授、黨委副書記朱恒源進行着輕松愉快的交談,對學院建設和自身發展互問互答。院辦主任陳雪芬、教學辦公室主任朱玉傑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同學們大多針對就業、出國學習、考研等問題發問,院長和老師們都給予了詳細解答。
一部分同學對出國就業、留學很感興趣,詢問學院畢業生的出國率,本科生對外交換項目等情況。何院長用“理性選擇、淡化問題”概括了他對畢業生出國謀發展的态度。他說,現在不少想要出國的學生心理上存在着跟風和攀比的想法,盲目地進行選擇。據他粗略統計,在國外就職的畢業生已開始的薪酬會比在國内發展的學生好,但經過十年的時間,在外的學生變化不大,而且鮮能成就自己的事業,而立足于本國發展的學生,由于所經曆的教育方式能夠适合國情,事業發展往往會優于在外學生。另外,beat365培養人才的目的在于服務祖國,服務人民,國家需要人才。何院長建議:“國外的工作最好作為人生的經曆,而不是作為個人事業的選擇。出國與否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他推薦學生到就業指導中心做個人分析。
雖然不鼓勵學生都到國外開展事業,學院對國外交流項目一直都在積極推進。在全球一體化越來越快的今天,何院長要求學生開拓國際視野,了解國際規則。陳國青教授為同學介紹了學院的互換交流項目,并表示:“雖然交流項目大多集中在MBA項目中,對本科生的交換,學院以後也會逐步加強。”黨委副書記朱恒源提到:“歐美很多國家一直特别關注中國,以後在政治、經濟合作上都會有合作。學院希望培養出能夠學貫中西的人才。”
二年級同學的問題集中在将來面臨的就業問題,以及正在進行的分專業是否對今後就業産生一定影響。何院長介紹:“清華經管學院提供的教育是寬口徑教育,在科技繼續猛發展的今天,要求人有寬廣的知識面,隻有充足的底蘊才能産生創新的力量。”他還用自己所學的核能專業經曆的“冷熱反複”為例,告訴大家專業并非事業決定因素;陳國青教授比較了幾所大學的就業情況後,又為同學們提供了前來招聘的企業對學院的反應:企業對畢業生所學專業的關注,遠遠小于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和可塑性,例如溝通能力、個人儀表和社會活動;朱老師也鼓勵大家:“要有專業選擇,但不要有專業思想。要對學院和自己有信心。”幾位老師都提到:現今國家處于發展的機遇期,也是矛盾的凸現期,國家強調人才強國戰略,大家應該充滿信心,對社會充滿責任感。在老師們講話期間,同學們不時點頭,表示贊同。提出問題的鄒靜、石豔亭等同學也對回答表示滿意。
兩個小時的時間過去了,學生争着問,老師搶着答,主持人多次宣布還有最後一個問題的情況下,幾名學生還是向學院領導和老師們争取了一個又一個最後的機會:能力培養、社會實習、考公務員、學分績制度……,院長和老師們都作了耐心的解答。同學們還向學院提出了搭建實習平台的要求,學院也希望學生能夠提高溝通和表達能力。最後在座的學生和老師達成共識——要做高層次、高素質、有社會責任感的骨幹人才。交談結束後,本科生為兩位院長贈送了簽有同學名字的卡片,并争相與院長和老師們合影留念。
為了加強本科生與學院的交流,從2003年開始,學院每學期都組織本科生與“院長共品下午茶活動”。在此平台上的交流,增進了學院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的感情,幫助同學們全面了解學院發展,也有利于學院及時掌握和了解同學們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困惑。
(攝影: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