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MBA同學們、各位來賓:
晚上好。我很高興來參加2006MBA新生入學導向的閉幕式暨酒會。今年,清華經管學院進行了第八次新生入學導向活動。這項由我們學院在國内首創的活動,承襲由上一屆老生為下一屆新生組織的傳統,已經成為我們學院的一個品牌。
今年與往年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同往年一樣,錄取了在全國考生中最優秀的學生。不同的是,在今年的365名新生中,有40名留學生。再加上6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學生,我們的學生群體,在國際化的進程上完成了一次“小躍進。”
從明天開始,你們就正式開始在清華的學習,在接下來的2到3年時間裡,你們将有機會聆聽清華經管學院院内教師和院外嘉賓的真知灼見,将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成為同窗好友,一起學習在日新月異的全球競争中必須要掌握的商務管理知識。你們在清華的學習并不輕松,有時還會艱辛,但今天的辛勤耕作正是為了明天的收獲,我相信你們未來一定能夠成功。
你們是如此之幸運,生活在這個時代。今天,中國和中國經濟正處于曆史性變革時期。中國的整體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于美日德之後;中國的對外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三,僅在美德之後;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的外彙儲備已經接近1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到今年年底,我國加入WTO後的五年過渡期就要結束,中國的經濟将會更加開放,和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聯系将更加緊密。
這對同學們,對我們學院都非常重要。我們學院緻力于培養在中國乃至全球有競争力的商業人才。我們積極參加AACSB認證,我們和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合辦國際MBA項目,我們和海外超過50家一流商學院交換學生,我們以亞洲、歐洲、北美等全球頂級商學院的辦學标準要求自己,不斷提高項目質量。
國際化是清華MBA項目的必然發展方向。清華經管學院首任院長、中國前總理朱鎔基教授要求學院為學生用英語授課。我們發現,這些年來,中國學生,特别是工程和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不能适應國際競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英語語言能力欠缺。去年,美國咨詢機構麥肯錫公司發布了《中國正在出現的人才短缺》的報告。該報告通過調查多家跨國公司後指出,英語不過關是中國大學畢業生無法适應跨國公司工作的首要障礙。因此,英語溝通能力強的學生在未來求職中将具有很大的優勢。
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秋季入學的海外學生人數大約為2006級國際MBA項目新生的三分之一,約占清華MBA項目總人數的十分之一。如果我們将海外交換生人數統計進來,我們有約占總數四分之一的學生來自海外。我們學院學生群體的國際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時,我們的教師群體也更加國際化。本學年将有大約10名教師加盟清華經管學院,他們從哈佛、斯坦福、伯克利、密歇根、威斯康星、紐約大學等海外一流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将給清華經管學院帶來前沿的學術思想和全球化視野。
對于那些還不能用英語流暢交流的同學們,我想說:應該抓住在清華學習的大好機會,努力提高英語水平,為未來用英語進行工作溝通打好堅實的基礎。對此投資,你們不會後悔的,這或許将成為你此生回報率最高的投資項目。
我25年前從清華本科畢業,随後去美國留學。我是清華在文革後最早去海外留學的學生之一。那時,中國經濟剛剛開始對外開放。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過去正是生産蔬菜的四季青人民公社。我上高中時曾經在這裡學過農。25年過去了,中國和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接下去的25年裡,中國經濟将會随全球經濟一起大步向前。你們不僅僅是這一變化的見證者,更是它的創造者。請勇敢地接受曆史賦予你們的使命!
(譯自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