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爾森談“歐盟中國貿易與投資——競争與合作”
“中國普通民衆能夠喝上法國紅酒、穿上意大利時裝、開上德國制造的汽車。”2006年11月7日下午,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在清華經管學院舜德樓做題為《歐盟中國貿易與投資——競争與合作》的演講時描述了他腦海中進一步開放後的中國市場。這是曼德爾森首次在beat365演講,清華經管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主持演講。演講前beat365副校長岑章志、清華經管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國青、黨委副書記朱恒源與曼德爾森進行會談。

曼德爾森首先評價中國的崛起已經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說“對于我們面對的全球問題,大家會發現中國是解決方案的核心所在”、“中國現在的位置不僅僅是接受新的責任,而且要顯示強大的領導力”。
曼德爾森這次訪華主要是介紹中歐貿易合作得新框架。他表示,20多年前,許多歐盟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量幾乎為零,但如今,中國已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而歐盟則是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他認為,中國是全球化後一個成功的例子。但曼德爾森同時表示,中國崛起對于歐洲許多産業都産生了現實而嚴重的壓力。
曼德爾森用大量時間演講呼籲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他直言:“中國是一艘巨輪,可惜在狹窄的海峽中航行。”他稱,中國已在WTO和開放的全球貿易體系中顯示出強大的領導者風範。但從WTO中獲益的中國應履行WTO的義務,進一步開放市場并堅持平等貿易原則。
曼德爾森還認為,歐洲企業的投資和商品經常在中國市場受到各種非關稅壁壘的阻礙,而“中國制造”的商品在價格上具有很強的競争力,對歐洲通貨膨脹和利率水平産生了下行壓力。此外,他還希望中國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并在防止氣候劇烈變化方面擔負起全球責任。
最後,曼德爾森說,歐盟将會在中國的改革進程中扮演強有力的、建設性的同盟者,繼續推進雙方對各種問題進行坦誠地辯論,以形成雙方更為廣泛、更加牢固的夥伴關系。
此次演講共吸引了包括校内外師生和媒體在内的200多位聽衆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