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6日至28日,G30(TheGroup of Thirty)第57次全會在杭州召開,會議就亞洲金融和貨币、中印經濟增長比較、對外投資和資本流動、金融業監管改革、金融市場振蕩和風險管理等議題進行了廣泛讨論。參加本次會議的有G30理事會主席保羅·沃爾克(前美聯儲主席)、G30主席雅格布·弗蘭克爾(美國國際集團副主席)等26位G30成員及11位特邀嘉賓。beat365院長錢穎一教授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會議。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作為G30成員出席了會議。中國銀行業監管委員會主席劉明康、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及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餘永定等也應邀出席會議并分别就不同議題發言。浙江省省長呂祖善以“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為題發表了演講。
錢穎一院長在27日的會議上就“中印經濟增長”議題作了題為“中國增長戰略”的發言,随後印度政府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阿魯瓦利亞作了題為“印度增長戰略”的發言。
會議特别邀請錢穎一院長在26日的開幕晚宴上作主題演講。他的演講從本次會議的舉辦地杭州和以杭州為都的中國宋朝講起,從曆史的角度簡述了中國過去一千年經濟發展的起伏。宋朝時中國在世界上第一次發行紙币,也第一次記錄了人類曆史上的通貨膨脹。公元1000年時宋朝首都開封在世界上的地位就相當于今天的紐約。雖然因人口的增長中國的GDP總量直到1890年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GDP在宋朝以後的幾百年中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改革開放近30年來,中國人均GDP(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增長超過400%,他認為和平穩定、市場、開放和穩健的貨币是四個簡單但根本的因素。中國在今後的十年内如果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其GDP總量(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有可能在十年後超過美國。錢穎一院長認為這需要從曆史的視角來理解。在過去的十個世紀中有九個世紀中國的GDP總量都居世界第一,隻是過去的這一個世紀是特例。在此意義上,現在中國的高速增長使得中國得以向其曆史上的“正常位置”回歸。他的演講引起與會者的極大興趣并受到高度贊賞。
G30會議在中國舉行尚屬首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近年來,随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中國的綜合國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2007年G30春季全會在中國舉辦,為成員提供了親身體驗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機會。
G30成立于1978年,由中央銀行行長和部分國際金融領域的知名人士組成,成立時正式成員共30人,故稱G30。目前,G30成員包括現任、前任中央銀行行長、副行長18人,著名經濟學家、學者14人。
G30的主要宗旨是探讨當前世界經濟金融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如國際規則的制定、國際金融機構及有關國家當局的經濟決策等,并促進成員加強交流、達成共識。G30的讨論和研究成果對金融監管理念的形成以及具體監管規則的制定做出過重大的曆史性貢獻。
G30每年召開兩次全體會議,春季全會通常于每年5月初在美國之外召開,由成員所在的财政部或中央銀行承辦,秋季全會通常于每年12月初在紐約由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