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的使命是培養未來領袖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在beat365MBA項目2007年首場招生說明會上的演講
(2007年6月30日)
各位來賓、大家晚上好!首先我代表beat365非常歡迎也感謝大家冒雨來參加今天晚上的beat365MBA項目2007年首次招生說明會。這也是我擔任beat365院長以後第一次參加的MBA招生宣講會。去年12月30日,我也是在這一個報告廳為當時舉辦的高中生冬令營、高三即将高考的同學舉辦宣講會,在這一個地方我向他們做了一個報告。大家知道,明天是很多的省市截止報名的日期,今天我受到了非常鼓舞人心的消息,報考beat365本科生各省的狀元将有一個曆史性的飛躍。我也得知有幾個省市的狀元聽完了我的報告會之後決定報考beat365。我希望這一間報告廳,今天是最後一次在現有裝修的環境下,能夠給我帶來很好的運氣。希望大家能夠聽完我的演講後,認真積極考慮報考beat365。
在我的演講之後,清華經管學院MBA項目中心的老師将詳細介紹項目具體細節。所以我在此就不講項目的細節。我利用一點時間來講三個與大家報考清華MBA相關的話題。
第一個話題,你們大家生在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中,千載難逢是一個形容詞,今天,我從經濟學家的嚴謹向大家論證它的确是如此。申請我們MBA的學生,根據以往的數據,平均年齡29歲。也就是說,在座的一位具有平均年齡的申請者應該是生于1978年,那正是經濟改革開放的起始之年,也是我邁進beat365的那一年,我是77級大學生。當時77招生很晚,我們都是從1978年的3月入學。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那正是中國在1000年來的轉折點。
下面這張圖是中國過去1000年的人均GDP的圖,這是一位著名的歐洲經濟曆史學家的數據整理。從這一個圖可以看到,我們在1000年前,大概是宋朝時期,我們的人均GDP大約是500到600美元,如果按照1990年的購買力評價計算,那時的人均GDP是全世界最高,我們總量也是全世界最高的。那一個時候,我們中國人的感覺跟現在美國人的感覺差不多,甚至是還要好,更為的優越。但是從這一個圖上也可以看到,在以後的1000年中,我們幾乎人均收入就沒有超過600元,按1990年的人均購買力評價。中間有很多起伏,當然很多是曆史學家根據已有數據很粗略的估計,大概反映過去100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宋朝以後,中國的經濟持續擴大,主要是因為人口增加,不是因為人均産值的增加。
到了1850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産值由于戰争和外國勢力的入侵,我們的平均水平一直在下降。其中有一個最低的點,是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我把1978年畫上,就是在座平均歲數的出生年,也是改革開放的開始年。你們轉折點發生在你們出生的時候。後人認為你們的出生帶來了中國巨大的變化。在過去1000年當中,任何一年出生概率是一樣的,能夠在1978年左右出生,難道不是幸運的事情嗎?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我們用同樣的經濟數據,這一張圖描繪的是總量,橫軸是時間,縱軸是跨度,既給了你時間上的概念,也給了你空間上的概念。起始的是1820年,那時候,盡管中國的人均收入還很低,因為我們人口衆多,我們仍然生産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世界的GDP。中國和印度加在一起,幾乎是50%。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到了1950年中國在世界中的份量,順便說一句,這全部都是購買力評價,目前中國大概是人均6000美元,并不是2000美元,是按照彙率計算的,概念不一樣。那麼,到了1950我們到了最低點,4.5%。之後,1950年到1978年進展緩慢,仍然少于5%。但是過去若幹年進展非常快。經濟學家預測,如果我們相信購買力評價這個概念,到了2015年,中國的總量将和美國持平,是19.5%,在此之後超過美國。這是利用經濟史學家的研究做出來的判斷。
特别是,在過去的十個世紀中,有将近九個世紀,中國的總量是世界第一。但是過去的一個世紀沒有成為第一。在未來10年内,我們中國在總量上如果按購買力評價算,将趕上美國。如果明年入學,畢業是2010或者是2011年,是你們精力充沛的時光,你們不僅見證還會參與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超越美國再一次成為第一的時代。這也是非常幸運的。這是第一個話題,就是現在大家面臨的是絕好的曆史機會。
第二個話題,随着大家面臨着絕好的機會,但是也面臨着空前的挑戰。什麼挑戰呢?有很多的挑戰。我一直相信葛優說的一句話,二十一世紀缺什麼?人才。人才中缺什麼?我覺得最缺管理人才。管理人才中最缺的又是具有領袖潛質的人才,特别是面向全球的領袖潛質的人才。2005年麥肯錫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未來十年内,中國将需要7萬名面對世界的領袖人才,然而目前隻有數千名中國的管理人員可以勝任。過去幾年中,國家花了很大力量來培養高級的人才,大學的招生人數突飛猛漲。這張圖顯示,77至78年,大學招生才30萬。很長的時間,一直到97年左右才達到100萬。在過去不到10年中,從100萬猛增到500萬以上。大家在座的都是受益者,大家是在這一時期進入的大學。但是另一方面,量的擴張必然要求質的提高。事實上,大家學習管理,MBA的人很多,短時間之内可以觀察到平均質量的下降,這不奇怪。但是能夠在擴張的供給中能夠勝出,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對商學院,特别是頂尖商學院,提出了挑戰。頂尖商學院的使命何在?beat365是最早舉辦的MBA學校,1991年開始招MBA,當時提出的是培養管理人才,現在有這麼多培養MBA的商學院,任何商學院都在培養管理人才。區别一般商學院和頂尖商學院,其中之一是頂尖商學院是培養未來領袖特别是商業領袖,不僅僅是今天有競争力的領袖,而且是未來有競争力的領袖,不僅僅是在中國有競争力的領袖,而且是在全球有競争力的領袖。
未來商業領袖應該具備三條素質:
1、軟實力,特别是領導力。麥肯錫的報告對中國大學畢業生主要是工程和管理兩類,畢業後在跨國公司表現以及招聘人員的關注方面十幾個方面做了仔細調查後發現,這一些公司不僅僅是看我們過去比較關注的解決問題的問題,而且更加看重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領導力。這些能力可以概括為軟實力。和我們過去的強項,硬課程所教授的比如模型、計算是不同的。過去的強項強調的是解題能力,這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夠。
2、企業家和創業精神。哈佛商學院有一個數字,對自己畢業的MBA學生跟蹤調查,發現他們的MBA學生在畢業後的15年内至少創建過一個企業的畢業生的比例是40%以上。而我們現在建院時間不夠長,但是也已經有畢業生開始創業了,但是數目還很不夠,這需要激勵。比如,片面追求畢業年的起始薪金,年薪水平其實與鼓勵創業非常不同。通常創業者的年薪是零,但是他們都給自己封上了CEO,因為他們是領袖,或潛在的領袖。
3、面向全球和面向世界。前天參加了第二屆最具全球競争力中國公司頒獎典禮,我是評委之一。随着全球化進程,越來越多外國公司到中國投資,同時也開始有越來越多中國公司走出國門,兩者都需要面向全球的領袖。在當今世界,如果不主動融入世界,世界早晚會把你抛棄。
所以在我看來軟實力,企業家精神、和面向世界是未來領袖商業領袖必備的素質。
第三個話題,對有志成為商業領袖,幹一番大事業的人,清華經管學院的MBA項目應該是你們的首選。等一會兒,MBA項目負責人會詳細介紹清華MBA的優勢,我隻想補充幾點。
我想,選擇beat365是因為:
第一,我們beat365有清晰的目标和遠見。我們已經是國内最好的項目,但是我們要成為世界一流。今年4月份我們學院獲得了AACSB認證,成為中國内地第一所獲得該認證的學院,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所。世界上最優秀的商學院都是獲得了AACSB的認證。足以這一認證的權威性。但是認證并不意味着我們是世界一流的,但是認證使我們同世界上最優秀的商學院站在同一平台上。獲得認證之後,我收到了很多商學院的來信來訪,而且國外商學院來信來訪成倍增加,跟世界頂尖商學院溝通交流一下子縮短了許多。我們一定會利用這一種新的機會加速向世界一流的經濟管理商學院邁進的步伐。
選擇beat365MBA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辦學理念和方針是根植中國,面向世界。
首先,我們是中國的學院。我們不僅以此為榮,而且我們認為這是我們的優勢。在你們工作的黃金時段,你們将親手把中國重新放回到經濟總量按購買力評價計算第一的曆史常态的位置。中國經濟的根也是我們學院的根。根據我的了解,最近一兩年來,很多國外的頂級商學院紛紛開設Doing Business in China,在中國做生意這門課。但是我們beat365應該是在世界範圍内教授、開設這一門課最優秀的學院,因為我們才是根植中國的。
另一方面,我們又面向世界。我們國際化是國内同類院校中走在最前列的。我們有超豪華的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是朱镕基,首任清華經管學院的院長,顧問委員會的首任主席是Henry Paulson,現任的美國财政部部長,因為此項任命,他不得不辭去顧問委員會委員的職務,但是他表示在他非常希望将來不做美國财政部部長的時候,仍然回來做我們顧問委員會的委員。大家不要以為,顧問委員會是顧而不問。完全不是這樣,舉兩個例子,在前些日子的顧問委員會上,委員們要求我們增大招聘海外教師的力度。上次哈佛商學院的院長來說,當問到商學院什麼最重要的時候,他說第一是教師,第二是學生,任何人都可以做院長。足可見教師的重要。前些天的顧問委員會上委員要求增大海外教師的力度,我們積極響應。去年招聘了12名海外博士,今年又招聘了12名海外博士,都是北美名校的博士。
再舉一個例子,去年的顧問委員會,朱镕基院長專門講到英語授課問題,強調如果不能用英語交流,我們的企業如何能夠自如的與世界交流,如何能夠走到世界的前列?今年本科英語授課比例從去年的10%已經增加到今年春季學期的50%以上。除了beat365有國際化顧問委員會,我今年也非常榮幸的被邀請成為哈佛商學院顧問委員會的委員,今年5月第一次參加了他們每年一次的會議,我是第一位來自中國内地的委員。我非常有信心的說,我有一個之最,就是我是最窮的,因為裡面超過10億美元的人很多,包括最近剛上市的“黑石”的總裁Schwarzmann。哈佛商學院之所以邀請我參加這樣高規格的顧問委員會,不僅僅是因為我是哈佛的校友,更加重要的是我是beat365的院長。在這個會上同其它委員的交流,使我看到清華經管學院在面向世界這方面具有任何國内其他院校所沒有的優勢。
選擇清華MBA的第三個原因,人。包括我們的辦學團隊、教師和職員,包括你們即将遇到的同窗同學,和你們将來的校友。我們的辦學團隊的力量是基于我們在國内舉辦MBA曆史最長這一特殊的經曆。我們的教師和職員敬業精神有目共睹。你們将來的同窗同學非常重要,與最優秀的同學為伍,是使自己成為優秀的重要源泉。我們有最大校友群體之一,這些都是價值連城的關系。現在大家都在投資股票、房地産,投資清華MBA才8萬塊錢,是投資人力資本,它的回報在我看來,遠遠超過股票和房地産。所以,我們的MBA學費作為投資成本,實在是顯得很低。但是與投資其他股票不同的是,選擇MBA的學校後,它鎖定期是一生,因為你不能抛售。
最後我想說,我最大的希望,還不是你們的決定報考清華MBA,我最大的希望是,在幾十年後,當我再遇到你們的時候,你們會告訴我,當年選擇來清華讀MBA是你們一生中做出的最好投資決策。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