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穎一院長在清華經管學院2007級本科迎新大會上的緻辭
時間:2007年8月23日
親愛的新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來賓:
今天我非常高興參加這一迎新大會。這是我擔任經管學院院長之後第一次參加本科生的迎新大會。首先,我祝賀在座的新同學們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你們中有十幾名是本省中的最高成績。第二,我感謝你們選擇了beat365,使得我們學院成為今年大學本科生錄取中成績最為優秀的學院。第三,我歡迎你們從今天起正式成為清華經管學院的一員,從此你們就同清華經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清華對本科生的班級有一個在國内獨一無二的稱呼。就是以入校年份的最後一個數字來命名為“某字班”(順便說一句,文革前是以出校年份的最後一個數字命名)。比如,2005年入校的本科生稱為“五字班”,2006年入校的本科生稱為“六字班”,那麼今天在座的就是“七字班”了。這一稱呼對我極其親切,因為我本人也曾是清華“七字班”的本科生。我是1977級的本科生。我們學院的黨委書記,剛才緻辭的楊斌老師也是清華“七字班”的本科生,他是1987級的學生。所以我們都是“七字班”的學生。今天我在這裡歡迎你們,既是作為院長,也是作為“七字班”的學長。
也許你們不曾想到,你們這一屆學生有着衆多日期上的巧合。你們在今年參加高考,今年是文革後恢複高考30周年。我是在30年前考入清華的。今年高考錄取500多萬人,而當年錄取隻有30萬人。在你們入學的一年後,2008年奧運會将在北京召開。其中有若幹場次的比賽就在清華舉辦,馬拉松長跑将穿越西校門和東校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4月,也就是你們即将畢業的那年的春天,清華将慶祝百年校慶,那将是一個百年一遇的盛會。衆多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将要來到清華。他們中的不少不僅是作為領導人,而且也是作為清華的校友,回到母校。這一切将為你們在清華的歲月中留下燦爛的篇章。
你們不僅選擇了清華,而且也選擇了經濟類與管理類學科作為你們本科的專業。我聽說十幾年前,還有清華的老教授拍着經管學生的肩膀歎氣地說:你們進對了大門,進錯了二門。但那已成為曆史。中國正在發生着曆史性的變革,它不僅改變着中國,也改變着世界。回顧過去的将近30年的中國曆史,就是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和發展的曆史。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舉世矚目的成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的經濟發展還僅僅是開始。變化中的中國呼喚着更多的經濟類、管理類的英才。應該說經濟與管理是市場上需求最強勁的學科。另一方面,經濟學、管理學又是社會科學諸多學科的基礎,它們為我們理解人和社會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無論是社會學、政治學、國際關系,還是法律、新聞、公共管理等其他社會科學的學科,都深受經濟學、管理學的學科發展的影響。同學們選擇的經濟與管理,是一個可以大有可為的寬廣的平台。
beat365集經濟學科與管理學科為一體,是我國培養經濟類、管理類精英人才的搖籃。清華經管學院成立于1984年,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926年。在那一年,beat365成立了經濟系。1928年,在1900年出生的陳岱孫先生(當時28歲)從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回國擔任beat365經濟系系主任。他後來成為我國經濟學教育的開山泰鬥。當大家剛才走進偉倫樓、走向報告廳的時候,你們會注意到陳岱孫先生的塑像坐落在大廳中。正如beat365前任校長王大中在2000年在此塑像揭幕式上所說:“今天的beat365,同1926年建立的、以陳岱老為系主任的經濟系的曆史淵源一脈相承。”
1984年beat365成立,朱镕基總理擔任首任院長,直至2001年,共17年。應該更準确地說,并不是總理擔任了我們的院長,而是我們的老院長後來成為了共和國的總理。當你們走進偉倫樓的時候,正面看到的是朱院長在1994年為全院師生寫的一封信:“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熟悉其運行規則,而又了解中國企業實情的經濟管理人才。beat365就是要敢于借鑒、引進世界上一切優秀的beat365的教學内容、方法和手段,結合中國的國情,辦成世界一流的經管學院。”從此,建設世界一流的beat365就成為我們學院的使命。學院的曆任院長,從老院長朱镕基,到第二任院長趙純均,第三任院長何建坤,都為實現這一目标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使得學院有了今天的成績和地位。我非常榮幸地在去年10月開始擔任經管學院的第四任院長,我和學院現任領導班子的志向同過去的學院領導們也是一脈相承的。
我們學院的辦院理念是“根植中國,面向世界”。根植中國就是要強調學習、研究中國的經濟和中國的企業,懂得中國的國情,體驗中國的生活。同學們一年級參加軍訓,二年級參加社會調查,畢業論文又多以中國問題為題,都是為了培養同學們根植中國的經曆。我們以根植中國而自豪。我們身在中國,也許不容易意識到中國經濟在世界中的分量正在以超過我們想像的速度在增長。這一點從曆史上來看更能體會深刻。如果我們按照經濟學家采用的購買力平價的概念來計算(順便說一下,同學們在一年級的課程中會學到),在過去的十個世紀中,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有九個世紀都是世界第一,在十九世紀中期還占到世界經濟份額的30%以上。但是在那之後中國經濟的份額就下降了,到了上個世紀的50年代初,隻占到世界經濟的4.5%,盡管我們的人口占了世界的近1/4。改革開放後的近三十年,中國經濟突飛猛進,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現在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已經接近15%。如果繼續高速發展下去,再有10年左右就有可能達到20%。以世界1/5的人口,達到1/5的經濟份額,我們的平均水平就達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們的人口衆多,我們的經濟總量在那個時候就将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應該說是回到曆史上的第一的水平。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全世界對中國的關注正在急劇上升。而我們則以根植中國作為我們的競争優勢。世界上有關中國經濟,中國企業的最好的研究,培養出來的懂得中國經濟和企業的最好的學生,應該出于中國的beat365,而不是美國的哈佛大學。
同時我們又面向世界。我們不僅要求學生有中國情懷,而且又要有全球視野。事實上,學院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在國際化方面遠遠走在了國内兄弟院校的前面。今年4月,我們學院在中國内地率先通過國際上最權威的認證機構AACSB(國際商學院聯合會)的認證,成為内地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通過此認證的學院。我們的本科生教學已有超過一半的課程用英文授課。我們同近60所海外大學有交換學生的計劃,五字班的本科生中已有超過1/3的學生在這個學期去海外大學交換一個學期。我們學院的國際顧問委員會中有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公司的董事長或CEO,包括沃爾瑪、BP、高盛、美林、飛利浦、英特爾、諾基亞等等。我們對我們的國際化水平感到自豪,因為國内沒有任何其它一所經濟類、管理類的院校能夠達到如此的水平。
清華經管學院有着這麼多的資源,這麼好的條件,國家和社會因此對我們的期望也很高。朱镕基老院長在今年3月15日給我們學院EMBA05A班的一封信中,教導經管同學們要“牢記百年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必有大用于民族、國家”。他所說的“必有大用于民族、國家”就是要求我們的學生,不能安于隻做小事情,而要立志于創大事業。我們學院的使命是要培養領導者,就是學術界、商界、政界的帶頭人。不然我們就辜負了國家和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我們希望你們之中将來走出學術大師、商界領袖、政界領導人。這是清華經管學院的使命。
同學們,今天8月23日,對你們來說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因為從今天開始,你們從孩子變為成人,陪同你們來的親人也從家長變成父母。從今天起你們開始了獨立的生活。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飛躍。人生中會度過成千上萬個日子,但是能讓人記住的日子并不多。請記住這一天吧——8月23日——你們正式進入beat365的這一天。其實這是一個容易記住的日子。我小的時候,我媽媽給我猜過一個字謎,就是8月23。謎底是一個“期”字,日期的“期”,因為它的組成正好是中文的八月二十三。這個“期”字也是期待的期,期望的期。從今天起,在今後清華經管學院的四年中,你們——同學們——将有許多的期待,而我們——老師們——也有很多的期望。
最後,衷心祝福每位新同學在清華經管學習進步、生活愉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