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清華經管07本科生:15位省狀元 半數為各省前10名

2007-09-28
閱讀:

清華經管07級本科生:15位各省狀元 半數新生為各省前10

近日,在beat365新學年開始的全體教師大會上,錢穎一院長宣布了一條令人激動的消息。

2007年,清華經管學院共招收169名本科新生,其中15位是全國各省高考狀元,占到beat365今年招收的狀元總數的36.6%。這其中有5位是文科狀元,實現了經管學院文科狀元“零的突破”。在這169名本科新生中,有72人是各省高考前十名,這意味着清華經管今年在國内招收的本科生中有近一半是各省前10名。

錢穎一院長認為,清華經管學院之所以能夠吸引衆多優秀學子報考,得益于學院長期以來在國内經濟類、管理類學院中的領軍地位,以及學院近年來國際化教育理念的加強和勇于創新的舉措。

首先,學院2007年在國内率先開設新專業——“經濟與金融”國際班,一下子成為吸引優秀學生和家長們的亮點。該專業把作為學科基礎的經濟學與注重應用實務的金融學合二為一,以期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功底和有效的實踐能力。這一新專業的開設是學院堅持對本科學生進行“寬基礎”培養和“通識教育”的具體體現。

第二,目前學院所授本科課程中超過一半的課程采用全英文授課,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時也配備一些學院教師基于中國管理實踐開發的英文案例,這使學生不出國門就能接受國際水準的前沿教育。英文授課當然并不僅局限于新開設的“經濟與金融”國際班。在2006年的春季學期,本科生全英文授課的課堂數比例已達到60%,除此之外還有20%的課堂為中英文雙語授課。2007級新生将從大一開始就接受部分課程全英文授課。同時,學院還開設了英語加強課程,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全面英語能力,也能訓練他們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從而使他們更快地适應學院為他們設計提供的各種國際環境下的學習和交流機會。

第三,本科生去海外高水平大學交換學習一個學期,是清華經管引以為傲的一大特色。2007年秋季學期,學院05級本科生中共有55人赴海外大學交換一個學期,占這屆學生總數的37%。可以期待,07級新生在他們上二、三年級的時候,去海外交換的人數将在此基礎上還會有進一步的增加。這樣大規模的海外交換機會,在國内同類學院中是絕無僅有的,足以體現清華經管學院對于本科生國際化教育的重視。

第四,不少海外歸來的教師為本科生上課,其中包括一些知名教授,這保證了本科生能夠學到國際上最前沿的知識。比如,院長錢穎一教授和金融系系主任李稻葵教授分别為本科一、二年級學生上“經濟學原理”和“中級微觀經濟學”這兩門基礎性課程。僅在2007年,學院就引進了12名從美國和加拿大著名大學畢業的博士來學院擔任全職教師,他們中也有不少為本科生開課。學院還有20餘位來自世界一流大學的著名學者作為特聘教授,使學生零距離接觸國際學術前沿。另外,學院還有幾十位國内外學術大師、商業領袖、政界要人作為兼職教授,帶來各種講座、報告,幫助同學們開闊視野、樹立志向、塑造人格、陶冶情操。

第五,從2007年秋季學期開始,學院為每位新生配備一名指導教師(mentor),就學生的專業學習、個人成長等進行個性化指導。指導教師中既有中青年教師,也有知名教授、系主任等,他們每人負責二至三名本科生,定期與學生就上述問題作深入交流并對他們悉心指導。事實上,在2007年的招生工作中,通過對于招生咨詢工作的熱情投入,很多學院的老師就已經跟新同學有了面對面的接觸,很多新同學之所以報考清華經管學院,也正是受到了這些老師學識和品德的感召。

第六,學院一直都鼓勵和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國際性的比賽,使學生在逼真的國際競争環境中得到鍛煉。每年暑期,學院都為本科生安排大規模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深入中國農村,了解中國國情。學院要求學生們既要放眼世界,更要植根中國。學院緻力于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中國情懷”和“領導潛質”,鼓勵學生“立大志”、“入主流”和“上大舞台”,從而将個人發展融入國家進步、社稷興衰,也使胸懷大志的莘莘學子對學院心向往之、滿懷期待。

“過去的成績在此留步,未來的挑戰從今開始”。這是懸挂在清華經管學院大廳内迎接新生的橫幅。對于新生來說,清華經管并不是他們成功的終點,而是嶄新的開始。他們将在這裡,塑造嚴謹求實的科學态度,吸納深厚寬廣的人文精神,探尋世界前沿的經管理論,領略滿載盛譽的大師風範。在這裡,他們将暫别“英雄少年”的榮譽,期待着真正成為經世濟民的參天大樹、棟梁之材。beat365的百年盛譽和社會公衆對“學在清華”嚴格學風的廣泛認可,以及經管學院二十多年的積累和近年來的各種創新舉措,已日益成為吸引全國各地英才慕名報考清華經管學院的重要原因。(編輯:張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