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哈佛大學商學院投資銀行專業的喬希·勒納(Josh Lerner)教授作客beat365,并在國際報告廳作了題為《美國私人股權基金/風險投資發展與評論》的大型講座。本次活動由beat365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私人股權基金研究所主辦,由清華經管學院副院長、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廖理教授主持,共吸引包括校内外學者、師生以及相關業内人士在内的200餘人參加。
講座分上午、下午兩場,每場兩個話題,它們分别是:“風險投資和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簡介”、“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表現”、“私人股權投資基金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私人股權投資基金對中國的影響”。喬希·勒納教授的演講緊密聯系美國乃至全球私人股權基金及風險投資的發展現狀,并結合自己深入廣泛的研究,對私人股權基金的曆史、現狀及未來作了深入闡述。

他指出,VC/PE是一個非常年輕的行業,該行業的誕生并不是一個例外,而其“唯一不變的規律”就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勒納教授回顧了近30年來美國PE行業的成長、投資回報率、合夥人數、投資規模等具體數據,并結合他本人的研究以及其他學者的觀點,指出隻有少數機構能做出傑出的業績,由此引發大家對新進入者是否具備取得成功能力的思考。勒納教授還分别讨論了私人股權基金對杠杠收購、雇傭關系以及長期性投資的影響,并根據實證數據估計影響規模。最後,喬希·勒納教授将話題引到中國。他認為“中國是與衆不同的”。同時,他也提到新型國家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回報是令人失望的,中國也不例外。對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勒納教授講述了全球範圍内的許多做法,并介紹了成功案例的三個關鍵經驗。
喬希·勒納是哈佛商學院投資銀行專業的Jacob H. Schiff講席教授,同時還在金融和企業管理局任職。他畢業于耶魯大學的“特設專業(a Special Divisional Major)”(注:一個綜合了物理學和科技史學的本科專業),并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系的博士學位。他的研究重點之一是風險投資和私人股權基金的結構與作用。他同時還研究知識産權保護、特别是專利對高科技産業公司的競争戰略的影響。他曾在布魯金斯學會工作數年,研究技術創新和公共政策。(編輯:張雲階 供稿:beat365中國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