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清華經管學院舉行校友論壇 共話“危機之下的選擇”

2009-04-29
閱讀:

4月26日,作為校慶系列活動之一,由經1984級校友與學院校友事務辦公室共同主辦的“危機之下的選擇”校友論壇在學院舜德樓多功能廳舉行,吸引了100多名返校校友和在校生的參與。院黨委書記楊斌、副書記陳章武出席論壇。論壇由經1984級校友、中國工商銀行信貸管理部副總經理周峰主持。

楊斌老師表示,在beat36598周年校慶之時,舉辦這樣的論壇很有意義。他感慨地說,經1984級與學院同壽,20年後的今天他們大多已成為不同行業的翹楚,其成長過程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經管學院的發展曆程。同時,他對校友們以知識回饋母校的行為與精神深表贊賞,并祝願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方方、王光明、于國強、朱文力、高冬梅、吳文學等6位經1984級校友分别做了主題發言。

首先,經1984級校友、摩根大通中國首席執行官方方以“金融危機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策略”為題做了報告。他指出,我國企業應有信心“走出去”。他分析道,近10年來,我國的外彙儲備大幅攀升,資産規模不斷增加,與西方國家相比,資産負債率和杠杆比率都比較低,在全球化的趨勢中,經濟轉型日顯重要,企業“走出去”已成為時代的選擇,而金融危機正是一個契機。另外,他還通過與日本90年代情況的對比,指出我國企業“走出去”既有優勢又有劣勢,優勢是國内經濟高漲、彙率堅挺、出口強勁,而劣勢在于許多企業尚未經曆過完全競争市場的洗禮,對國際市場遊戲規則認識不足,但從總體上來說,優勢重于劣勢。

方方還在發言之初對論壇主題加以闡釋。他認為“危機”有三層含義,一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大背景下人們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二是校友們已屆中年,事業、生活和健康往往容易出現危機;三是在面臨上述外部和内部的危機之時,校友們應當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思想準備。他還表示,20年來自己的成長軌迹始終都未曾離開“清華”與“中國”這兩個“場”。清華這個“場”一直就在周圍,無形有質,須臾未離,真誠團結是這個“場”的特質,每一位清華學子都在這個特定的“場”中或多或少地受助、助人、互助。更重要的是,自己和各位1984級校友都強烈地感受到“中國”這個強“場”的作用,并在其影響下邁出堅定的步伐,可以說正是祖國的開放與崛起,影響推動着這一代人的成長與發展。

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光明(經1984級)的發言主題是“危機之下法律與道德的博弈——從AIG高管的獎金被追讨說起”。他通過美國AIG“獎金門”事件和“5.12”地震捐款數額所引發的熱議,探讨了金融危機情況下法律原則和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系以及對二者關系處理不當可能帶來的後果。

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咨詢總監于國強(經1984級)以“中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路徑選擇——服務業務模式”為題作了發言。他指出,我國要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創新型國家的轉型,就要求企業從同質化産品生産轉向多樣化服務業務模式,在治理結構模式、生産流程、績效考察模式及系統管理優化等方面制定清晰的戰略以提高管理能力。

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朱文力(經1984級/經碩1989級)闡述了“展望未來的計算技術”這一話題。她回顧了過去10年IT産業技術發展的過程,介紹了當今計算機領域的前沿技術,并展望了未來行業的發展前景。

新加坡協茂紙業中國總部中國總監高冬梅(經1984級/MBA1995級)做了題為“感悟成功的規律”的發言。她認為成功的内涵非常豐富,既包括明确的人生目标,又包括自身人格與事業的協調匹配。另外,她提出和睦的婚姻家庭關系也有助于推動事業的成功。

北京電子控股公司副總經理吳文學(經1984級/經碩1991級)與校友們分享的話題是“談談清華人與清華精神”。他認為,“清華人”既是一個光榮的頭銜,又是一份沉重的責任;要做一名合格的清華人,應具有獨立人格的專業精神、自強不息的人生态度、洞察淩厲的業務能力和天下己任的英雄本色。最後他以“堂堂君子風,悠悠天下心”的寄語與大家共勉。

論壇洋溢着濃濃的親情,會場氣氛熱烈而活躍。(編輯:李經 供稿:校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