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本科生暑期社會實踐動态之七]

2009-07-07
閱讀:

7月6日實踐動态

實踐活動已經接近尾聲,各支隊在進行最後階段的調研和訪談。對于大部分支隊來說,今天都是正式下鄉調研的最後一天。

江蘇餘江支隊的隊員們來到了餘江縣相對富裕的中童鎮。由于大部分居民外出經商,村裡的道路和建築都修建的比較漂亮,但整個村裡卻空蕩蕩的沒有人聲。餘江支隊的一位隊員說:“我想這肯定不是農村建設的理想狀态,但是理想的農村又是什麼樣的呢?作為一名農村來的學生,我很想知道中國農村的未來究竟應該是怎樣的一種願景。”

江蘇江陰支隊今天走訪了夏港鎮政府和衛生院。雖然夏港在江陰不算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但依然十分發達,各個村都是成片的别墅群,獨創的醫療衛生“江陰模式”更創造了醫保覆蓋率100%的神話。但是,針對富裕地區也有貧困戶的情況,支隊隊員認為不應忽視他們。隊員石文婷說:“不要過多的着眼于平均經濟水平,而要進一步的深入了解貧困戶和低保戶的需要,有針對性的制定對于低保戶的醫保報銷策略。”

宜賓支隊在下鄉調研的最後一天來到了青山綠水中的鳳儀鄉。這裡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而面臨着醫療系統人才嚴重缺乏的問題。隊員李敏在日志中說:“三級醫療衛生體系發展快速,但是,那些等待解決的問題依舊突出,地區差異大,設備缺失,人才缺失,資金不足等。”

湖北監利支隊在白螺鎮的調研中,即聽到了正面的聲音,也聽到了意見和反饋,并對新農合的實施方式提出了建議:農民的經濟條件有限,手中無法确保大量的現金。門診、醫藥報銷的方式應該更多考慮到農民實際情況,将過後報銷改為直接代扣,簡化流程,以減輕農民現金支付負擔,同時也減輕報銷流程的人力物力負擔。

安徽桐城支隊在孔城鎮的晴岚村調研時,遇到了一位從新農合中獲得實際幫助的老人。老人在過去的三四年間一共報銷了三四千塊錢,大大減輕了家裡負擔。她不僅對合作醫療稱贊不已,還能夠詳細地說出合作醫療在不同級别醫療機構報銷的詳情。

“很多農民都不知道、或是不願意主動去了解合作醫療到底是怎麼回事,你不清楚怎麼回事,怎麼能享受到國家給你的優惠呢?實際上這個政策特别為老百姓着想,之所以效果沒有到最理想就是大家都不知道怎麼用。”老人的話令隊員們印象很深,隊員周思詩說:“國家為新農合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要發揮它最大的作用,隻有讓農民清楚它到底有什麼用;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需要國家更徹底的宣傳,還需要我們的農民伸出手去,把握自己的未來。隻有這樣,新農合才能真正地實現它的初衷,為廣大的農民群衆解決醫療上的難題。”

安徽鳳陽今天經曆了一場暴雨。雨後初晴,隊員們便前往府城鎮衛生院調研。支隊分成幾個小隊,有的留下來收集各項報表和數據,有的前往村莊采訪村醫和農戶。鳳陽支隊在總結本次實踐材料、讨論問題之後,還确定了小組論文的撰寫方式,為回校後的總結作準備。(供稿:07級暑期實踐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