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2009開學專題]鄭毓煌老師在MBA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2009-09-10
閱讀:

教師代表鄭毓煌在清華經管學院2009MBA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市場營銷系副教授 鄭毓煌

2009年9月5日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我是清華經管學院營銷系的老師鄭毓煌,同時也是大家的校友,11年前我和大家一樣有幸在清華經管學院的MBA項目中學習,這改變了我的一生。所以,很榮幸今天能夠在這裡代表學院全體教師發言。這裡,我想說說挂在學院偉倫樓和舜德樓的6個條幅和它們的含義。

首先,熱烈歡迎和祝賀大家來到清華經管學院,這也是挂在偉倫樓東門的第一個條幅。作為中國内地第一家獲得AACSB和EQUIS兩大全球管理教育頂級認證的商學院,清華經管學院的樓也許沒有其他商學院的高,但是這裡有全國最好的學術環境和師資力量。清華曆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梅贻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清華經管學院之所以優秀,首先就在于這裡有最優秀的師資力量。清華經管的老師們大多數都畢業于國内外最優秀的學校,他們比中國大多數本土商學院的老師擁有更廣闊的全球視野,同時又比國外商學院的老師擁有對中國市場更深刻的理解,這也是挂在舜德樓花園門上的第二個條幅“Chinese Roots, Global Wisdom”。因此,作為清華經管的MBA學生,你們每個人都将有機會親自聆聽大師的教誨,在課堂上挑戰他們的觀點,在他們的指導下做畢業論文,你們每個人也将既有深厚的中國根基,又有優秀的全球智慧。

第三個條幅,是挂在偉倫樓大廳的條幅“Welcome Future Leaders!”中文就是“歡迎未來的領袖!”清華之所以優秀,更重要的還在于清華的優秀校友是我國各行各業的領袖,有我們熟知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文學家,科學家,工程師,而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我們還需要有更多的優秀企業領袖和經濟管理專家為中國在21世紀的真正崛起而奮鬥。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在2000年清華MBA畢業後去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攻讀博士,之後在美國任教3年。去年5月,我太太在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博士畢業,于是我們全家立刻回國。回到清華後,很多人問我國外國内工作的不同感受,我都會告訴他們,作為一名清華的老師,我始終感覺到自己肩上所擔負的為中國管理學術界崛起而奮鬥的重任,而這種感覺,在國外是沒有的。所以,請大家記住,來了清華,成為清華人之後,自己身上就有了曆史和民族的重任,“今天是桃李芬芳,明日是社會棟梁”,這正是挂在偉倫樓花園門上的第四個條幅。而要實現曆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就必須以“追求卓越、行勝于言”的清華精神終身不懈奮鬥,為中國經濟的騰飛,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這種清華精神,也正是挂在舜德樓北門的第五個條幅。

第六個條幅,是挂在舜德樓大廳的英文條幅“Self-Discipline, Social Commitment”,它所對應的中文就是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句話出自《易經》,但其成為清華校訓則是緣于梁啟超先生1914年在清華做的著名演講“論君子”。清華之所以優秀,正是在于清華有厚德載物這樣的思想内涵。所以,請大家記住,在清華不僅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更要學習怎麼做人,做一個“君子”。身為清華人,要以“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要求自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開車的時候是否心裡也記着尊重路邊的行人和騎自行車的,雨天時不會濺别人一身泥水?大家如果在學校裡學習和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清華的老師正是你們學習如何做人的典範。包括校長、院長、院士等在内的很多老師都樸素無華,很多老師上下班都騎着自行車。大家今後去企業或者其他行業成為領袖,更要記住“厚德載物”的校訓,記住自己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成為君子,而不是暴發戶,才不愧清華人的稱号!

最後,再次歡迎和祝賀你們來到清華經管學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