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隻因平凡
——采訪遊行隊伍隊員代表高洪志
經管的國慶遊行方陣隊伍裡面,有這麼一個身影,匆匆而且忙碌,默默如此無聞。不求名譽,不求贊美,不求回報,隻是平凡的為23中隊和24中隊的同學們做着後勤服務。
配合中隊長領取、整理、調換中隊隊員的服裝;
與同班戰友一起把十大箱預防甲流的中草藥,從校醫院運送到偉倫樓;
為保證集合和整隊時不漏一個,不落一個,點名、跟車、下發通知和提醒。
2009年夏,高洪志從天津大學考到beat365。本來應該正在享受假期的他,從研會主席那裡得知國慶遊行隊伍人數不足後,和其他幾名研究生新生一樣,提前結束了假期,馬不停蹄的坐火車直接到達北京,投入到了緊張而辛苦的訓練中。經曆烈日、暴雨、夜裡排練的煎熬和磨砺,共同譜寫着這首華麗的樂曲。
他回到校園時,正值8月份的暑期。這時的清華校園,對于他來講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沒有必要的出入證件,沒有熟識的同學夥伴,也對這個校園的複雜道路茫然不知,但生活中諸多的不便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樂觀心情和參加遊行訓練的鬥志。在戰線拉得很長的訓練階段,有些同學都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請假或者退出,但他沒有,他真正做到了從不缺勤,從不遲到,從不早退。他說,趕上祖國60歲生日的國慶大慶是一件幸運的事情,而作為一個清華人,作為一個中國人,決不能在全國人民面前丢臉,在全世界面前丢臉。而晚上疲憊地回到宿舍後,又得重新打起精神,跟同學借筆記來看,自學老師白天講的内容。即使是研究生的開學典禮,因為與訓練時間沖突,他都沒能去參加,而這個,也成了他人生中一次無法彌補的遺憾。他還開玩笑地跟我講:“等明年,明年我一定去參加開學典禮”。我笑了,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幽默,更多的還是源于心中對他的感激和崇敬。
在采訪的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一點,是高洪志身上那種謙遜的品格。當我試圖詢問一些他自己的感人故事時,他總是說,自己真的沒有做什麼,隻是幫忙罷了。事實上,在所有同學都在訓練場上抱怨艱苦的時候,這些後勤的英雄正在毫無怨言地咬牙堅持着。
是的,這些站在背後的堅強的身影,就是我們的英雄。
采訪後期,他誠懇地說道:“我希望我們中隊的每個人都能夠以嚴于律己的原則來要求自己,心懷大局意識,共同為清華争光,為祖國争光。”他慢慢的吐出了每個字,從每個字的重音上,我都能感覺到他心中那份沉甸甸的青年責任感,還有那顆炙熱的愛國之心。
采訪結束歸來,構思稿件。高洪志給我留下的印象不是滔滔不絕,不是驚天動地,也不是感動得讓人淚眼朦胧,而是一種最平凡卻洶湧的波濤,一層層地掀起,凝練在我的筆下。
正是這種無私的奉獻,才給經管200多名同學撐起了一片沒有後顧之憂的天空;正是這種絲毫不居功自傲的态度,才給我們祖國,留下了中華崛起、民族複興的希望。
在這個隊伍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像高洪志一樣的人,在大家都安然入夢的時候,整天徹夜的編制方案,描繪細節。他們才真正是那股流深的靜水,用平凡,用無私,诠釋一種新時代的精神,宣告中國孕育着的無盡希望。(記者:蔺鳳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