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國慶60周年專題]國慶遊行——新生之心聲

2009-10-15
閱讀:

國慶遊行——新生之心聲

編者按:

在5000餘名清華學子組成的盛大遊行隊伍中,新生的團體無疑是備受矚目的。突如其來的遊行報名通知,無疑打亂了原有的生活安排。這樣的臨時決定對于新生而言,究竟是險些與參加國慶失之交臂後一種失而複得的驚喜,還是本已結束嚴酷軍訓渴望展開美好大學生活卻生生被剝奪權利的無奈?将兩個月的訓練壓縮至短短的一周完成,在神秘遙遠的大興訓練基地,他們到底過着怎樣的生活?如果說這次光榮而神聖的遊行是一種靈魂的洗禮,那麼這群還帶着稚嫩青澀、迷茫困惑的新生,又得到了哪些令人歡欣鼓舞的成長呢?

本篇報道采訪的是9字班的新生代表,經93班的楊雅昭同學。透過她,我們不難看出此次閱兵訓練過程中新生們的心路曆程。

報名的霎那——何所思

新生方陣的集結指令下達的稍顯急迫突兀,9月22号通知,24号就要出發至大興的訓練基地。對于新生的報名事宜來說,他們并沒有太多時間去考慮準備。可是當新生得知有機會來參與到這次遊行時,很多同學表現的很是積極。因為正常的遊行報名活動是在6月底進行的,身為大一的學生,本沒有任何機會參與到這次盛事當中。突如其來的通知帶給他們極大的驚喜,能夠親身去體驗這次盛大的活動,是一生不可多得的榮幸。

雅昭說,接到通知後,大家都很主動的報名,沒有任何強迫的因素。班裡的男生甚至在當晚很興奮的大聲唱歌。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港培的學生也很積極的想要參加到遊行中,但遺憾的是,因為名額有限而無緣參加。不過新生的熱情還是可見一斑。

大興神秘之旅——何所體驗,何所成長

9字班的軍訓本是在校内進行,因而有着較良好的生活環境作為保障。但是為了在短短一周内達到遊行所需标準,新生們不得不出發趕到大興訓練基地接受封閉的集中訓練。因為地處偏僻,又是軍事化訓練基地,條件不免艱苦,衛生、飲食條件自是無法與學校水平相比。然而條件雖艱苦,訓練的進度卻是不可落下的。

整個訓練的過程中,可以說很有傳奇色彩。據雅昭說,盡管最初大家都是同樣抱着為祖國獻禮的目的而來,但是一開始的訓練并沒有預想中的那麼順利,還是有些散漫的。尤其是新生組成的方隊一排有63人,要想标齊排面很有難度。在最開始的兩天裡,訓練效果很不理想,在大家有所察覺卻無人向上反應的時候,一場振奮人心的自發性演講應運而生。在一次例行的休息過程中,幾名清華學子依次登上主席台,未經過任何事先安排,向所有在場的同學教官發表自己的想法:身為清華人代表清華來參加訓練,如何能夠如此散漫?國慶當天我們就以這樣的精神面貌去為祖國獻禮嗎?我就不相信我們努力之後還是這樣走的不整齊!這樣铿锵有力的演講極大的鼓舞了在場的新生,也彰顯了關鍵時刻清華人有所擔當的特質,一種成為中流砥柱的潛質。随後進行的關于如何更好的标齊排面的讨論更是集思廣益,對訓練效果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雅昭說坐在那裡看着他們群情激昂的演說,既佩服他們的勇敢、責任心,同時更看到了那種代代相傳的清華精神,令人感動與自豪。

後記:采訪雅昭的過程中,看着她尤顯稚嫩的面龐,依稀看到了當年迷茫的自己。然而,從雅昭的時而思索時而侃侃而談,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她在這次遊行中真的是有所成長,邁出了大學生涯極為成功的一步。所謂的心聲,不隻是9字班新生的收獲,卻也是我們這些過來人回想當初似曾相識經曆後的一種喟歎,值得回味珍藏的那段年少時光。(編輯:李經記者:李春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