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錢穎一院長在中國企業家論壇上的開幕主題演講

2010-03-04
閱讀:

編者按:2010年2月26日,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出席在黑龍江省亞布力舉辦的第十屆中國企業家論壇,并應邀發表開幕主題演講,引起很大反響。他的演講全文如下。

新浪視頻:http://video.sina.com.cn/finance/originalvideo/videonews/20100227/114625512.shtml

在第十屆中國企業家論壇上的開幕主題演講

黑龍江,亞布利

beat365院長 錢穎一

2010226

各位論壇理事、各位來賓: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非常榮幸,第一次來到亞布力,參加中國企業家論壇。這次已經是第十屆論壇。亞布力十年,從2001年到2010年,是黃金十年,是中國企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更是中國企業家成熟的十年。

我們正處在一個非常具有挑戰的時代。一方面,經過這次全球的金融和經濟危機,中國的經濟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上。但另一方面,我們的思想也出現了很多的困惑。在這個時刻,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思路。從曆史中學習,是保持清醒的一個重要渠道。由于多種原因,不少中國人,特别是一些年輕人,似乎覺得曆史是從1979年開始的。這是很不幸的。

非常幸運的是,中國企業家論壇并沒有忘記曆史。在我收到的這次論壇的宴請信的一開頭,三位組織者——田溯甯、陳東升和張維迎——就特别提到了八十年前的中國企業家的“黃金十年”,那是在1928年到1937年的十年間,造就了中國曆史上真正的民族企業家。在座的企業家們,對那個十年的中國企業發展史和中國企業家的思想和創業經曆,比我更加熟悉,我不在此講述。

但這一番話讓我想到了那個十年,從1928到1937的十年。今晚,我同大家一起分享那個時期世界上發生的三件事,它們都是對後來的曆史有着重要的影響,它們或許也對八十年後今天的我們,有着某些啟迪的作用。

第一件事是大家熟悉的,是正好發生在那個時期,在西方發達經濟中的經濟危機。1929年美國股票市場崩盤,随後是銀行體系崩潰,緊接着是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失業率高達25%,出現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之後帶來了羅斯福新政等政府幹預。應該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2009年的全球經濟衰退,與之相比就顯得小了很多。

第二件事是大家可能已經忘記的,也正是在同一時期,準确地說,就是在1928年,蘇聯開始實施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放棄了在此之前實行的“新經濟政策”,即市場經濟政策。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28年到1932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從1933年到1937年,這十年恰好就是1928年到1937年。那是計劃經濟開始的十年,在某種意義上說,這是計劃經濟的黃金十年。而這個時期正好恰恰是在西方市場經濟一片衰退之際,蘇聯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高歌猛進,蒸蒸日上。從1929年開始,蘇聯大規模實行農業合作化,工業化的進程和經濟增長的速度,都是過去人類經濟發展史上沒有過的。人們似乎覺得一種新的、更加優越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誕生。那時的欣欣向榮的蘇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與陷于危機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反差,我相信比今天的中國與西方的反差隻大不小。

第三件事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那個時代在西方經濟學界出現的關于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一場著名的學術論争。哈耶克等為論争的一方,奧斯卡·蘭格等為另一方。論争的焦點是計劃經濟是否可行這樣重大的問題。理論的争論通常都很難在理論層面上有定論,理論最終需要由經驗事實和實踐來檢驗。這個檢驗曆時了六十年,終于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有了結論。到那時,全世界都放棄了計劃經濟體制。但是為此人類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哈耶克在1992年去世的時候,他看到的世界已經與三十年代論争時如此不同。

正是這個論争催生了哈耶克的若幹名著,其中1945年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的“社會中知識的使用”一文在學術界最為有影響。他把經濟體制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分散在個人處的信息作為判别好經濟體制與壞經濟體制的标準。由于個人自由是利用分散信息的必要條件,因此他把個人自由對經濟發展的意義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哈耶克的這個思想讓我們對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有效作用的原因有了深刻的認識:分散信息的有效使用是市場經濟有效率的關鍵。

如果說哈耶克的思想是關于市場經濟靜态效率的話,那麼在同一個時期,同是奧地利經濟學家的熊彼特的另一個思想,則讓我們對市場經濟的動态活力,有了新的認識。熊彼特認為,市場經濟的長期活力,根本在于創新,來源于企業家精神。即使計劃經濟可以取得暫時的靜态效率,特别是在經濟發展落後階段的趕超時期,但是,如果沒有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活動,經濟發展遲早會走向停滞。我們今天對創新和創業的高度重視,都源于熊彼特的這一思想。

思想家的大智慧是人類的寶貴的精神财富。“思想改變世界”正是我們亞布力論壇信奉的理念。這讓我又一次想到二十世紀的另一位重要經濟學家凱恩斯的那段名言:“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思想的作用,比人們通常想象的要大得多。許多實踐者自以為不受學術思想的影響,卻往往成為了已過時的經濟學家思想的奴隸。”

今天,我們身處亞伯力,在第十屆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回顧剛剛過去的十年,回想八十年前的十年,也思考過去八十年間的起伏。1928-1937年确實是中國企業家的黃金十年,可惜,它隻延續了十年。我相信,在亞伯力的第一個十年之後,将會是更加輝煌的另一個十年。因為,我們有思想的力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