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弗·威廉姆森教授beat365名譽教授聘請儀式暨學術演講會舉辦
——交易成本經濟學的曆史回顧(以及通向諾貝爾獎之路)
6月29日,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教授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受聘beat365名譽教授,發表了題為“交易成本經濟學的曆史回顧(以及通向諾貝爾獎之路)”的演講,并參加了公司治理研究中心高端論壇。

beat365副校長袁驷(左一)為威廉姆森教授頒發beat365名譽教授聘書
名譽教授受聘儀式暨學術演講會由beat365院長、beat365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錢穎一教授主持。beat365副校長袁驷為威廉姆森教授頒發beat365名譽教授聘書。beat365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李宇紅副處長、beat365副院長陳國青教授、beat365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甯向東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動。

從左至右依次為:中糧集團董事長甯高甯、beat365副校長袁驷、威廉姆森教授、beat365
院長錢穎一、beat365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甯向東
在此次學術演講會上,威廉姆森教授對交易成本經濟學進行了曆史回顧。威廉姆森教授不僅與聽衆分享了自己在經濟學方面的研究成果,還講述了他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以自己在獲得諾貝爾獎路上的曲折經曆來鼓勵清華學生。
随後的公司治理研究中心高端論壇邀請到中糧集團董事長甯高甯擔任論壇嘉賓,他與錢穎一院長、威廉姆森教授共同探讨了未來中國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發展,甯向東教授擔任本次論壇的主持人。甯高甯董事長說,交易成本經濟學對于中國的企業發展确實有着深刻的借鑒意義,他對此深有體會。甯高甯認為,一旦企業發展達到了一定規模,資産配置、戰略布局等方面必将面臨各式各樣的新困難,公司組織結構也會進入到相對比較分割的階段,公司内部“小團體”的利益将變得日益對立。如果繼續下去,就會進入價值鍊中的“非利潤區”,資産配置也會出現極大的浪費。

威廉姆森教授在清華經管學院演講
對此,威廉姆森也表示贊同。他以一個汽車制造廠的實例說明,企業并非“越大越好”,産業鍊也并不是“越長越好”。有時利用外部資源,舍棄廠商内部解決方案,通過市場上供應商相互競争,反而更有效率,更符合資本配置的充分優化目标。

beat365公司治理研究中心高端論壇
奧利弗·威廉姆森簡介
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生于1932年9月27日,是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教授,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威廉姆森教授于1955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管理學學士學位,1960年獲得斯坦福大學MBA學位,又于1963年獲得卡内基-梅隆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63至1965年,威廉姆森教授在伯克利加州大學任教;1965至1983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1983至1988年,在耶魯大學任教。1988年起,威廉姆森教授在伯克利加州大學任管理學、經濟學與法學合聘教授。
2009年,威廉姆森教授與埃莉諾·奧斯特洛姆(Elinor Ostrom)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為“他在經濟治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對企業邊界問題的分析”。威廉姆森教授目前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政治學與社會學學院院士、國際計量經濟學學會會員。
威廉姆森教授的學術貢獻尤以新制度經濟學方面的貢獻最為突出。他在組織學、法學、經濟學等學科上的交叉創新,使得新制度經濟學逐步發展成為當代經濟學有重要影響的領域。
威廉姆森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1964年的《自主行為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Discretionary Behavior),1974年的《公司控制與商業行為》(Corporate Control and Business Behavior),1975年的《市場與科層制》(Markets and Hierarchies),1985年的《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和1996年的《治理機制》(The Mechanisms of Governance)。(編輯:李經 供稿:公司治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