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7月24日)
今天已經進入了經管暑期實踐的第5天。随着調研的進行和深入,大家對于農村醫療的真實現狀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不再僅僅停留在以前所看所想的農村醫療,而是通過實地的調研真正去思考了農村醫療中所存在的問題,大家也就相關問題提出了更加深入的看法。
今天山西運城支隊走訪了稷山縣翟店鎮的仁和村、寶泉村和藍梁村。吸取昨天教訓,今天該支隊采取了新的走訪方式,采用“集中力量、各個擊破”的方式,挨個村走訪。結果今天效率極高,保質保量地超額完成了原定任務。經過幾天的調研,大家深深認識到了國家的保障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雖然村級貧困戶評定已有比較完整的評價體系,但是如何提高保障執行的公正合理,如何完善這些評價體系依然是大家需要深思的問題。
暑期實踐進入第4天的行程,磴口支隊成員們走訪了磴口縣隆盛合鎮的新地村、桃來村、海子沿村、小康村、西閘村,以及隆盛合鎮衛生院,發放約60份住戶問卷、村醫問卷和鄉鎮衛生院問卷。通過實地調研,大家看到了真實的農村醫療現狀,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此次農村實踐的意義。同學們除了了解農村醫療體系的情況之外,還了解了真實的中國國情和農村現狀。
今天是甘肅臨夏永靖縣支隊入村調查的第3天。支隊上午乘車從永靖縣城到達永靖縣以西約7.5公裡的岘塬鎮。果世恒、汪泰雨小隊對岘塬鎮衛生院進行了詳細調查。陳悅、樓欣宇小隊與王雷、張正東小隊對岘塬村農戶進行了問卷調查。楊繼宇、李青小隊與王嬌、張錦沛小隊對劉家村農戶進行了問卷調查。張宇生、韓思斯小隊與林瀚、何佳錦小隊對姬川則村農戶進行了問卷調查。
今天下午,東營支隊到墾利鎮街道衛生院和左家村進行調研。調研中,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農村醫療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是高藥價給農民造成的負擔,另一方面是藥價下調後村醫令人堪憂的收入前景,藥價高低着實難以平衡。經過讨論,他們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仍要通過相關渠道的改善,如保證藥品招标的透明公正,壓縮各種流通環節以壓低成本從根源上降低藥價,同時國家應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尤其是村醫的補貼力度,逐步改變“以藥養醫”的現狀,以及提高對藥價的監管力度,保證各級别醫院、藥店按規定出售藥品等。經過此次調研,大家更清楚地認識到了農村醫療的現狀。
今天上午八點,延長縣支隊出發赴延長縣鄭莊鎮鎮衛生院及其下屬三個行政村:蘭堯科村、石馬科村、沙灘坪村進行調研。較昨天而言,由于對問卷熟悉度的增加,在與村民的訪談和數據的收集上都有了一定的經驗,速度和效率顯著提高。較黑家堡鎮而言,鄭莊鎮的交通、經濟實力整體偏弱,因此大家也發現了其中所存在的差異。晚7:30支隊例會,大家進行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最後,何平老師對今天的調研情況進行了總結,梳理了發現的問題,指點了一些思考方向。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相信在接下來的調研中大家會對有關問題有更深刻的見解。
在今天的實踐調研中,呂梁市柳林縣支隊繼續進行農村住戶調查,地點是三交鎮管轄的三個村——坪上村、沙坪則村、三交村。今日的調查中,同學們發現,該鎮農民也對新農合措施鮮有清楚了解,也并沒有從制度中獲得很大收益。農民們向隊員們反映了各種遭遇,有人應得的補助被克扣,有人為得到補助而花費了比補助金額更高的手續費,有人認為無法從新農合中受益因而不再參加保險等等。入戶調查工作過半,大家對當下農村的現實有了更深刻更本質的感觸和見解,隊員們也在此次調研過程中提出了一些更加有深度的問題。
今早8:00,山東菏澤支隊的各位隊員準備完畢乘車去鄄城縣董口鄉,張炜康和黃炜兩位同學在鄉衛生院與院領導座談,其他12名同學在肖老師和窦一凡輔導員的帶領下分為三個小隊分别去結合村、前園村和軍屯村三個行政村進行農戶調研和村衛生室調研。按已有安排,每個小隊需要在上午完成15份問卷,大家都在中午12:00前完成了各自的任務,于中午12:30左右集合完畢回到酒店。下午隊員們在自己的宿舍完成問卷結果的錄入工作。下午3:30大家集合開會,總結了全天的調研結果,就自己發現的各種問題交流意見。大家發現的主要問題有過度醫療、報銷比例不相合、報銷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并就未來需要反映到小組報告中的部分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今天是洛陽市孟津縣支隊入戶調查的第二天,孟津縣上空一直飄着雨,隊員們就在這樣一個雨天裡開始了一天的調研。晚上,大家吃完飯後,在餐桌上開起了餐桌會議。圍繞一天的調研,大家交換了心得,也交換了在調研過程中的發現。一個鄉鎮,新農合的問題還是很多的,隻有我們親自去實踐了,親自聽農民們說了,才能這麼深刻的領會到。有些是政策方面的失誤,有些是醫院方面的原因,還有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如果真正要解決起來,也比較複雜。而且,大家發現,雖然村與村、鎮與鎮之間的距離并不遠,但一些軟性的政策或者實行辦法,還存在很大差異,每個村的調研都會有不同之處,這些,也值得我們去反思和領悟。
今天清晨,甯夏賀蘭縣支隊一行來到了賀蘭縣金貴鎮衛生院,衛生院的回族院長王海瑾熱情地迎接了大家。衛生院并不大,但樓上樓下都是前來就診的鄉親。在二樓一間并不大的會議室内,王院長與大家進行了座談。大家看到了一位活躍在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第一線的少數民族院長。他從事鄉村醫療衛生工作十餘年,在困苦與艱辛的磨砺中從未消磨過自己的鬥志,一直懷揣着青春的夢想,飽含着大學時代的奮鬥激情,充滿朝氣,充滿活力。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醫學院畢業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回族孩子。但這片土地上的回漢老鄉需要他,國家的基層衛生院需要他們。他們腦海中每一個思路的亮點,都會是國家醫療體制改革進步的源泉。
通過近幾天的走訪,甯夏中衛中甯支隊隊員們接觸了來自不同鎮不同鄉衛生室的村醫,熱情的村醫經常是帶領着小組成員走進村居幫忙尋找農戶進行調研。看得出來,村醫對村裡頭的農戶家庭都比較熟悉了解,打聲招呼寒暄幾句幫忙說明隊員們的來曆,農戶也就欣然答應接受訪談,感覺得出很多農戶對村醫是懷有一種敬意和好感的。接觸的村醫中,基本上年齡都有五六十來歲,花白的頭發見證了他們行醫數幾十年的點點滴滴。當然也有一些較為年輕知識豐富的新型村醫,他們有的是接替了家中的傳統,有的是返鄉謀生。幾天下來,發現村醫的生活境況,思想動态,行為處事的區别還不小,引發大家的思考和感慨。
經過今天的調研,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農村醫療的真實現狀,在實地調研中,大家不僅僅是完成任務,還帶着很多的思考,在調研過程中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對于新農合這項新生事物,值得探讨的東西還有很多,一路走來,大家都積極主動的在學習。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明天的調研活動一定會更加順利的進行!
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展示各支隊的風采,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各個支隊實踐的故事和圖集,歡迎大家登陸各個支隊的博客。(編輯:張雲階 供稿:經管學院學生工作組、暑期實踐媒體中心)
各支隊博客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