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秋季開始實施新的本科生培養方案以來,“通識教育”成為清華經管學院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在本學期又為本科生新開出了三門人文類課程,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彭林教授講授的“中國文明”,經管學院楊斌教授講授的“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以及美術學院張夫也等教授講授的“中外藝術史”。
“中國文明”課程旨在通過詳盡講解儒家文化的十三個關鍵字(學、孝、仁、義、禮、樂、誠、謙、心、忠、和、公),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課程要求學生閱讀經典書目中的原文,以期原汁原味地學習中國文明中的精髓。
“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課程,圍繞一系列經典倫理情境與命題進行開放式對話,挑戰學生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命等領域中的所包含的重要道德判斷的熟視無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冷靜反省、擁抱差異、探詢傾聽、理性對話的習慣,培養大學生們的社會責任和道德擔當。
由張夫也教授負責的“中外藝術史”課程是由美術學院多位教授聯合授課,涉及古今中外的繪畫、書法、建築等藝術門類。講授的内容包括佛教藝術、書法在中國文化與藝術中的地位、中國古代建築與園林的意匠、基督教與西方藝術、文藝複興與西方藝術、現代主義藝術産生的背景、後現代藝術的思想與内容、中國現代美術運動、當代中國設計藝術等。
這學期開出的這三門課程“中國文明”、“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中外藝術史”,連同上學期開出的“西方文明”課程,使得經管學院在本學年一共開出了四門人文類新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學院“通識教育”中的核心課程。(編輯: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