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beat365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七)探讨“民生挑戰”

2011-03-25
閱讀:

2010年3月20日,由beat365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主辦、清華經管學院校友事務辦公室協辦的beat365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在學院偉倫樓報告廳召開。本次論壇以“民生挑戰”為主題,邀請國内外知名機構的學者、政府官員及商界精英共同探讨。與會嘉賓包括:日本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駐華首席代表關根榮一、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中國房地産協會會長顧雲昌、國家衛生經濟學會副會長及北京大學教授李玲、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币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系主任雷鼎鳴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袁鋼明。論壇由beat365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主持。

論壇第一部分,李稻葵教授與關根榮一先生和袁鋼明博士就日本地震災害對中國及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和前景進行了讨論。關根榮一指出,日本地震災難使國内的汽車産業、電子産品以及電力産業蒙受了很大影響且短期内難以恢複。袁鋼明表示其國内發展核電站和能源供給之間長期以來所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他認為日本經濟有可能一蹶不振。在能源方面, 他認為日本應該尋求其它安全可靠的能源供給方法替代核能,例如,利用日本所擁有的世界上較高水平的天然氣發電。當然,這也會導緻全球天然氣市場更為激烈的競争。嘉賓們還指出,由于受災區占日本GDP份額較小,地震不會給其國内的經濟總量帶來太大震動。日本政府可能發行6.4萬億日元的國債,來緩解國内财政需求。但日本财政已有的高額赤字,又與發行政府債券相互沖突,給政府決策帶來極大難度。袁鋼明研究員和關根榮一先生還就日本當前的外彙儲備、财政刺激、日本央行政策等問題回答了在場觀衆的提問。對話讨論了中國在災害防備和體制改革方面應汲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兩國政府今後合作的前景。

論壇第二部分,嘉賓集中探讨了國際背景下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張燕生所長指出,日本地震短期内會對中國的出口帶來較大的影響;受利比亞戰亂局勢影響,中國的貿易順差今年可能會低于去年;國際油價是否會出現較大波動并影響中國經濟将取決于動蕩局勢會不會加劇、會不會波及到海灣六國。張燕生認為日本災害、中東局勢動蕩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應該不會超過1個百分點。在控制物價方面,他認為由于國際資源價格上漲,我國今年提出的物價上漲不超過4%左右的目标有一定難度。就物價上漲、政府調控問題,嘉賓們進行了熱烈的争論。袁鋼明研究員和雷鼎鳴教授認為适當物價上漲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及其生活質量,向松祚教授則認為物價的上漲不僅對市場有影響,更可能引發背後隐藏的諸多民生問題。

房地産和住房是民生問題的核心之一。李稻葵教授就當前政府對北京購房的限制政策向嘉賓提問。顧雲昌會長認為,今年北京部分房價會呈現一定松動,但全面下滑的可能性不大。就全國房價來說,保障房、公租房的供應量會增大,但仍然難以撼動高位的商品房價格。他指出,解決我國房地産問題可能有兩條途徑:提供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限價房和面向中高收入階層的新的金融改革。對房價居高不下的香港,雷鼎鳴教授認為香港政府同樣會像大陸一樣制定限購政策。向松祚教授談到股市時,提議中國股市應該向歐美日國家學習,要求上市企業對股民分紅,從而促進中國股市健康成長。

醫療衛生改革也是我國民生問題的一大核心。李玲教授指出我國的醫改之路還很艱難而漫長。政府如果用市場經濟、招商引資的思路進行醫改,隻會導緻民衆就醫更加昂貴。改革的方向應該是,政府轉變醫改理念和方法,對公立醫院實行更多有效的約束。公立醫院是改革的核心,應該推出整體方案使其回歸公益。李玲也表達了對下一步醫改的擔憂,她認為中央和地方政府可能将更多資金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去,而減少财政在醫療改革方面的支出。嘉賓們認為民生問題和民生的改善應該作為政府政績的重要考核指标,政府要重視住房、醫療、收入分配等事關百姓民生的關鍵社會問題。(供稿CCWE 編輯 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