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我院本科中文寫作課初見成果

2011-03-31
閱讀:

在beat365第23次教育工作讨論會中,學校将經管學院确定為本科教學改革試點,其中一項改革舉措是在大一開設“中文寫作”課。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至今,經管學院已經有2009級和2010級的約400名同學修了“中文寫作”課。雖然目前在全國有不少高校開設“大學語文”課,但是“中文寫作”與它完全不同。開設這門課的動因為了提高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以适應工作和學習的需要。

學院請到對外經貿大學的白延慶老師來講授這門課。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至今,白老師已經為經管學院開設了四個學期的“中文寫作”課。白老師為這門課做了精心的設計和準備。作為從事中文寫作、新聞寫作、文學寫作、公文寫作等課程授課30餘年的教師,他激情而有充滿幽默的語言,博學而又謙遜的态度,赢得了衆多學生的好評和愛戴,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小白老師”。

白延慶老師

小白老師把這門課分為四個部分講解:寫作基礎知識、經濟類文體寫作知識、常用工作文書寫作知識、以及行政管理文書寫作知識。每隔一堂課他都會給同學們布置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一個學期下來,同學們要完成六篇作文。他所布置的作文題目有“節日感懷”、“清華二三事”、“推薦一本書”、“我看大學素質教育”、“校園信息二則”、“一篇經濟評論”、“我心目中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我看百年清華”等等。在同學們上交作文後,他都會認真批改,并選出一些作文在課上點評。

課堂上

在2010年秋季,學院把在2009-10學年“中文寫作”課中的一些優秀作文編輯成冊,一共選編了30篇。這其中的文章包括“大學教育怎能隻有一個維度”、“當生活遇見經濟學”、“清華可以做得更好”、“遇見兩重未來”、“商界英才與無冕之王”、“我來自何方”等。

小白老師反複強調,寫作過程是組織思想的過程,所以不要使文章成為材料的堆砌,而要讓它表現出分析論證的邏輯和獨立思考的個性。同時,他也覺得清華的同學素質相當高,可塑性極強,每堂課都能感受到同學們的進步。他說讀同學們的文章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同學們的思想力常常讓他驚訝。他說:“清華同學治學嚴謹的作風和我作為作家相對情緒化的一面恰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一位同學評論說:“小白老師的課與高中時的作文課完全不一樣。高中寫作文是為了高考得高分,在形式、結構、内容等方面都有‘套路’。而白老師重視的不是這些,他所重視的是獨立思考和寫作,對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文章情有獨鐘。我很認可這種培養方式。”一位來自香港的同學說:“老師教給我們更多的是看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角度,和國内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太一樣。”

除了“中文寫作”以外,學院還同時新開設了與它形成互補的“中文溝通”課。開設“中文溝通”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們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這門課程基于學院為MBA學生開設已經超過十年的“管理溝通”課,并把它改造成适合于本科一年級學生的課程。在課上,同學們學習關于溝通策略的理論性知識,同時還要進行多次實踐活動,包括演示、演講、評論、談判等。每次的實踐後老師都會給予評價和總結。一位大一的同學說:“開始的時候隻是覺得比較新奇,但是随着課程的深入,才慢慢開始覺得這門課的強大。在日常和别人溝通的時候,我們也會常常想起老師教過的内容和指點,學着完善自己的溝通技巧。”很多同學非常自豪地說:“上了中文溝通課後,在一些通選課上做完彙報,老師總會說:‘嗯,經管的學生的确不一樣’。”(供稿 潘莎莉 唐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