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記“優秀人才領導力培養計劃”

2011-04-15
閱讀:

清華經管學院為了創造有利于傑出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特别挑選一小部分本科大三、大四同學為他們開設了三個方向的“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每年每一個方向的學生不超過15人。這個計劃從2009年秋季學期在2007級學生中開始實施,第一批學生即将畢業。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的三個方向是,優秀學術人才培養計劃、優秀創業人才培養計劃、以及優秀人才領導力培養計劃。

“這個計劃和普通的課不一樣,”談起“優秀人才領導力培養計劃”時,設計和指導該計劃的楊斌教授幽默地說,“你隻能進,不能出。”他解釋道,從某種角度說,優秀人才領導力培養計劃是延續一生的。除了大三時一門持續一學期的領導力課程之外,計劃中還會包括很多内容:校友或校外人士會受邀對學生進行指導;計劃參與者有問題時随時可以找指導教授答疑解惑;楊斌教授有空時會與同學們碰面,大家彼此交流新的進展與感受;計劃參與者之間會保持聯系,直到畢業之後。學院也希望他們畢業後能夠通過擔任學生導師等方式回饋計劃。楊斌教授說:“課堂授課是計劃中比較不一樣的一部分。其實這種計劃對人的精力要求比普通定期上課的課程要高。”就在接受采訪前不久,楊斌教授還與去年參與計劃的同學一起吃了午飯,就“為何一個人需要了解自己的母校”、“怎麼度過四年級這一學期才能為人生打好基礎”等問題交換了看法。“我眼中自己不是一個教師(teacher),而是一個導師(mentor)。”

楊斌教授說,除去導師的指導之外,怎樣讓參與者之間彼此認同,建立長久的夥伴(buddy)關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他希望,項目應該達成以下三件事:第一,提升學生的領導力;第二,影響學生将來供職或領導的組織;第三,對中國社會以及更深遠的社會變化産生積極影響。

楊斌教授會在課上提供不少案例,鼓勵學生實踐,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管理與溝通中的道理。例如,他會讓學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設身處地地嘗試展開溝通;他也會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課下給他人寫信,表達自己的感激與贊賞。對于這些,參與課程的學生大都表示印象深刻,很有收獲。“其他課的案例是要從一個特殊的分析角度得出一個結論,這個課程的課程都是關于人際、想法方面的交流,有挺大的不同。”經84班楊欣怡同學說,“相比其他,這些内容可能更有長效性。”

報名“優秀人才領導力培養計劃”的同學兩年都很多,每年都有不少同學落選。選拔首先基于學生本人的申請。申請過程中,2007級學生需要按照要求寫一些和領導力有關的短文,供老師評價選擇。楊斌教授更為三十多位報名學生開了八次試講課程,之後再根據學生表現選出十名參與者。在原有紙面申請的基礎上,2008級的學生還需要2007級學生提供推薦信。

“被選上的學生身上一個特别突出的特點,就是擁有較強的領導力潛力,都是一些主動積極的學生。”楊斌教授說,“……他們身上都有非常好的潛質,我做的隻是把這些基礎喚醒。”

經75班的伍丹同學即将本科畢業,她在大三期間入選優秀人才領導力培養計劃,目前已簽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談起這個計劃,伍丹認為楊斌老師為大家搭建了一個自由思考和交流的平台,引發大家以“批判的眼光”對一個事件或現象進行“觀察與思考”。雖然純粹的授課隻有一個學期,但課下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卻一直在繼續,并在很大程度上啟發了自己的思維。她同時表示,該計劃“有一定的随意性”,“計劃和框架感”不十分清晰,但課程提供了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平台,對參與者的主動性要求較高。

項目進入第二年,楊斌教授認為自己更了解“能做點什麼”;學生兩級之間風貌也有很大不同。隻是目前項目在人手和個人精力方面略嫌不足。針對同學們擴大計劃收納人數的希望,楊斌教授覺得項目應該保持一定選拔性,而且他希望能夠在每個學生身上投入足夠的精力。“我覺得目前我在他們身上花的精力還不夠,”楊斌教授說,“……我把和他們(學生)的關系看成是一生的關系。這是和教所有的課都不一樣的。他們的成功才是這個計劃的成功以及我本人的成功。我把它們看成是一體的。”(供稿 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