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值beat365百年華誕之際,beat365幹部研究生班的校友們入學30年後,重聚貴賓樓飯店,與學院領導、昔日老師、同窗濟濟一堂,追憶清華歲月,暢叙師生情誼,關注學院發展。離退休老師董新保、邵斌、楊延齡、潘家轺、李端敏、張渌、沈瑞芸、劉冀生、張德、趙純均、陳章武出席,重聚活動由清華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朱岩教授主持。

錢穎一院長緻辭
首先,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緻歡迎辭。錢院長講到,今年不僅是beat365百年華誕,還有兩個與清華經管學院密切相關的重要日子,一個是經管學院的源流,清華經濟學系成立85周年;另一個就是幹部研究生班創建30周年。能夠在清華百年校慶日的當天,與幹研班的學長們、學院的老教授們歡聚,十分難得,十分喜悅,是經管學院校慶系列活動中的一個高潮。他也借此機會,祝願各位老師、學長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希望大家繼續關注經管學院的發展,使學院越辦越好,争取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beat365。
幹研一期和二期當年的班主任張渌老師代表老教師發言。她說,對于一位老師來講,最大的獎賞莫過于看到同學們畢業後發展得越來越好。在幹研班同學入學30年後的今天,回顧同學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的成就,為同學們驕傲,也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安慰。

重聚交流
幹研一期的老班長沈國俊校友(幹研一期,四川省紀律檢查委員會榮休書記)作為幹研班校友代表講到,今天見到錢院長和當年的老師、同學,他們的心又都飛回了30年前清華園的二号樓學生宿舍。雖然在清華就讀的時間隻有一年半,但是得到了衆多領導、老師的關懷和培養。今天在座的李端敏老師當年的數理統計課講得精彩和生動,至今記憶猶新。邵斌老師的運籌學深入淺出,給同學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在日後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應用。畢業以後,同學中的徐榮凱成為了雲南省省長,目前擔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的副主任,王克英曾擔任湖南省政協主席,王思齊擔任過貴州省政協的主席,他們都參與了黨政工作,為國家、人民做了一點事情,這些都歸功于清華的培養。沈國俊校友最後表示,非常感謝清華經管學院的教育,感謝老師們的教誨,衷心祝願beat365早日成為世界一流名校,清華經管學院早日成為世界一流商學院!
參加重聚的校友紛紛發言,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吳多興校友(幹研二期,原海南省科技廳副廳長)向老師和同學們介紹了幹研二期班級同學中兩位全國勞動模範的情況,他們是:昆明雲内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段華生和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左延安,他們從清華畢業以後,學以緻用,使發不出工資的企業扭虧為盈,并成為業績優異的上市公司。他們是清華的光榮,也是老師們諄諄教導的成果。

幹研班重聚校友與學院領導老師合影
幹研二期徐榮凱(幹研二期,全國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校友發言,他談到,自己一共在清華學習了14年,對清華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清華學到的知識和現代管理理念,對他日後的人生和工作産生了極大影響。母校百年校慶,他專門創作了兩首歌曲——《與你同在》和《我要回家》,以表達自己的感恩和祝願,此次重聚,他為每位參加活動的老師和校友準備了這兩首歌的光盤作為禮物。“我要回家,我是清華的兒女,我要回家,無論我走到哪裡”的歌詞不僅代表了徐榮凱校友對母校的依依眷戀,也代表了所有清華兒女共慶母校百年華誕的赤子之心。
同學們還回憶起楊健強校友(幹研二期,國家民委副主任)從雲南大理為經管學院背來院牌的情景。當年,學院從9003大樓搬入文南樓,時任雲南省白族自治州州委副書記的楊健強,為學院用大理石制作了新院牌,他從大理坐了400公裡汽車将石牌運到昆明,又坐了将近2000公裡的火車來到北京,在清華園站下了公交車,楊健強就用肩背着走了兩公裡,把石牌運到目的地,送給了學院,這段往事也成為了老師和同學們心中永遠無法磨滅的一段佳話。目前,這塊大理石牌還保存在文南樓。
邵斌老師說到,幹研班的舉辦,對當年的辦學、辦系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們的反饋和成績給了老師們信心和勇氣。趙純均老師提到,幹研班學員選拔采用組織推薦、學校考試的模式,辦學方式學習西方的MBA培養模式,為今後中國辦自己的MBA教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活動在老師和校友們的熱情交流中結束。
參加重聚的幹研班校友還有:孫昌基(幹研一期,原中國銀行副行長)、王克英(幹研一期,原湖南省政協主席)、賈連朝(幹研一期,原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德奎(幹研一期,原沈陽是總工會主席)、黃松濤(幹研一期,原沈陽重型機器廠廠長)、季德鈞(幹研一期,深圳市特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紀孝效(幹研二期,原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黨委書記)、白允清(幹研二期,原沈陽鼓風機廠黨委書記)、顧光祥(幹研二期,原機械工業經濟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躍飛(幹研三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秘書長)、冀明德(幹研三期,原大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供稿校友辦 編輯溝通辦)
背景資料:幹研班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确定了改革開放的方針以後,懂得現代經濟管理的幹部就成了關鍵性的因素。1980年,當時的國家機械工業部、紡織工業部和軍委總後勤部等部門委托beat365為他們培養在職管理幹部,選拔學員的條件是:大學理工科畢業,工作10年左右,在職的管理幹部和後備的管理人員。學制為一年半。第一期1981年2月16日正式上課,學員98名。這就是當時beat365經濟管理工程系的首屆管理幹部研究班,後來校友們常說的“幹研班”。
幹研班一共舉辦三期,共培養學員二百五十多人。這三期學員畢業以後全部回到原單位,在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中很快發揮了作用,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相當的貢獻,其中還有十多位成為省部級的領導幹部,為百姓造福,助國家強盛。胡錦濤總書記号召全黨同志特别是領導幹部學習的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便是他們的優秀代表。
為了解決這類管理幹部研究班學員學曆和學位問題,根據國家教委決定,1984年試辦管理幹部研究生班,1987年改為培養管理幹部碩士生。直至1991年,吸收曆屆各類管理幹部研究生培養的成功經驗,并吸收國際上培養工商管理碩士的有益經驗,清華于1991年獲準全國首批試辦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招收首屆MBA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