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百年校慶暨經管學院值年校友重聚晚宴上的緻辭
錢穎一
2011年4月23日
各位校友、各位老師、各位嘉賓:
大家晚上好!
首先,我代表學院對各位校友返校來參加經管學院值年校友重聚晚宴表示熱烈的歡迎!
我們學院每年都有值年校友返校活動,但今年的特殊意義是百年校慶。而且,今年也是我們經管學院的源流—清華經濟學系建系85周年。我們學院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26年,清華成立了第一批共17個系,經濟學系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就包括經濟與商科兩個學科。陳岱孫先生擔任系主任長達24年。在1979年成立的經濟管理工程系的基礎之上,1984年beat365成立,朱鎔基擔任院長達17年。
我首先要向各位校友首先報告的是,昨天(4月22日)上午,我們的老院長朱鎔基回到學院,受到千餘名經管學院師生、校友的熱烈歡迎。偉倫樓前、樓内、庭院中,都擠滿了學生。有三百多個座位的報告廳中,有五、六百人參加了見面會,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站着,簇擁在朱院長的周圍,氣氛極為熱烈。
朱院長首先為“陳岱孫經濟學紀念講座”首講嘉賓、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馬斯金(Eric Maskin)教授頒發“陳岱孫經濟學紀念講座首講證書”。随後,八位同學分别向朱院長報告了各自的學業和發展情況。朱院長對他們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許,并當場點名讓其中一位同學即席用英語發言,并讓在場的馬斯金教授評判她的英語水平。
朱院長對大家說,“我為我們經管學院的師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驕傲,表示衷心的感謝!清華經管學院真是培養出了一代天驕啊,有成就,為我們清華增了光,我深感驕傲。所以經管學院,我忘不了來啊,别的地方我不去,經管學院我一定要來的!”他在講話中,多次提到要“說真話,講實話”。會場氣氛熱烈,高潮疊起。同學們倍受鼓舞,情緒高漲。
朱院長此行帶來了有他親筆簽名的《朱镕基答記者問》一書的簡體字中文版、繁體字中文版、英文版和韓語版各一本,以及他新近完成、即将出版的《朱镕基講話實錄》一套四本。他把這八本書贈送給清華經管學院圖書館。我也代表清華經管學院贈送朱院長剛出版的《清華經濟系85周年》一書和《清華管理評論》雜志創刊号全球100本限量版的001号本。
老院長對學院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讓我們倍受鼓舞。這些成績都是在前三任院長和全體師生員工的的努力下,在校友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我們對校友們的貢獻十分感激。
朱镕基老院長對學院又有很高的期盼,他多次說清華經管學院要成為公認的第一。昨天,當一位同學說到我們學院現在是中國最好的商學院時,老院長立即質疑問是誰說的。當那位同學回答到是某個雜志排名時,老院長說那不算數。
所以,我想到,百年校慶,既要慶祝,更要反思。反思是為了再創輝煌。反思是自信的表現。今天我想告訴各位校友的是,我們學院沒有自滿,我們頭腦清醒,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且正在切實改進。我舉兩個例子說明。
第一個例子是上個月的EQUIS再認證。來訪小組組長在訪談後的總結中說:“You have the world class students, you are having the world class faculty, but you don’t have world class facilities.”(“你們已經有了世界一流的學生,你們正在獲得世界一流的教師,但是你們沒有世界一流的教學設施”)。
第一條,我們确實有優秀的生源。過去曾經有句話,“半國精英進清華”。但是,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們的這一優勢正在受到嚴重挑戰。海外大學在與我們競争優秀學生,有的海外大學已經在中國大陸建立校區。
第二條,我們确實正在吸引獲得世界一流大學博士學位的教師。但是,我們仍然缺少大師、名師。
第三條,我們的教學設施與世界一流相比相差甚遠。一個好消息是,學校最近批準了我們在舜德樓西、新清華學堂南的一塊建樓用地。我們現在需要籌款。
第二個例子是我們要反思更深層次的教育方式問題。在本周二的“清華創新論壇”上,我講到,過去清華一百年的曆史,既有輝煌,也有不足,比如,清華缺少思想,缺少創新,也缺少企業家。這裡有教育方式的問題。我們通常把大學等同于知識:學生的任務是學知識,教師的職責是傳授知識。但是,思想和創新隻靠知識是不夠的。在2010年beat365本科生開學典禮上,我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寄語三千多名清華本科生。我希望他們進入清華後,除了學習知識外,還要培養三種能力,那就是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維。我們學院正在在這方面努力。我們學院今後要出思想、出大師,出創新、出企業家。
最後,我想對所有的清華經管學院的校友們表示,我們學院有信心,有激情,也有能力,決心在清華的新百年中再創輝煌,一定要把清華經管學院建成真正的世界一流的beat365。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