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清華MBA中國根基系列講座之無為而治:道家與老子的管理智慧

2011-05-18
閱讀:

5月11日晚,清華MBA中國根基系列講座2011年第二講在清華經管學院舜德樓201教室舉行。中國著名實戰派管理專家、資深電信專家袁天沛先生應邀作為主講嘉賓,結合自己多年的管理實踐,講述道家哲學在現代管理實踐中的應用。

袁天沛先生作報告

袁天沛先生在多年的管理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曾擔任法國阿爾卡特公司中國區項目經理和市場總監、香港中國電信建設有限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美國ADC電訊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及總裁、香港長達科技公司執行副總裁、中研博峰咨詢公司執行董事,現任海納攜創咨詢公司董事長。此外,袁先生還擔任中國移動VIP大講堂指定講師,經常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著名企業培訓。

袁先生圍繞《道德經》“無為而治”的思路,深入闡述了老子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對管理的理解。他指出,MBA學習的大部分内容是國外的管理方法,但西方的管理思想才形成幾百年,而中國的管理智慧從黃帝治國就已開始,已經形成幾千年。中國式管理可以分為“管”和“理”,包含一陰一陽兩層含義,也包含了一動一靜的智慧。

袁先生首先從堯舜禹談起中國管理智慧的起源,介紹了姜子牙、老子等先賢,以及孔子問禮老子等文化典故,進而引入上善若水、順其自然等道家哲學的管理思想。并從辯證法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老子的“道”,如有為與無為的辨證關系:“亂世靠有為,治世靠無為;創業靠有為,守業靠無為;控制靠有為,領導靠無為。”

最後,袁天沛先生向在座的同學們贈送了一句話:“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袁先生解釋說:“發上等願”和“擇高處立”,意指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追求長遠和崇高的目标;“結中等緣”和“就平處坐”,意指要有平和的心态,并腳踏實地努力,同時不要總想結交權貴,也不結交亂七八糟的朋友,隻結交有學問、有品行的人;“享下等福”和“向寬處行”,就是要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做事留有餘地,要有寬容和感恩之心。最後,袁天沛先生說:事不做盡,勢不用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凡事在不盡處。

講座現場

清華MBA在培養目标上,追求中國根基和全球視野的平衡。由清華經管學院MBA教育中心主辦,中華傳統文化與管理哲學俱樂部承辦的中國根基系列講座,旨在助力清華MBA學子學習東方文化神韻,夯實文化根基。(供稿MBA中心 編輯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