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晚,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應beat365高級管理培訓中心之邀在學院舜德樓做題為“中國銀行業轉型:背景、動因與實踐”的講座。高級管理培訓中心主任薛鐳教授與合作發展辦公室主任潘慶中老師會見了馬蔚華行長。講座吸引了學院高管培訓學員以及師生等近200人參加,培訓中心助理主任李劍青主持講座。
作為清華經管學院的兼職教授,馬蔚華行長一直與學院保持着緊密聯系,非常熱心于與同學們的交流。在本次講座中,他首先對中國銀行業的發展進行總結展望,他認為中國銀行業經過30年的發展,目前面臨内外部條件的巨大改變,亟須轉型以适應新的生存環境。
馬蔚華行長演講
馬蔚華行長說,中國從隻有一家銀行發展到如今已經擁有完整的銀行體系,貸款規模從2000億元人民币增長至去年的94萬億元人民币。去年全球前1000家大銀行中,中國的銀行占據84席,最大的前10家銀行中,中國占據4席之多,輝煌成績令世界矚目。“但是我們在為成績歡欣鼓舞的時候,也要清醒看到,過去30年裡中國銀行業的增長基本靠傳統儲蓄業務的增長”。他說,這主要表現在銀行成長過度依賴信貸增長,30年裡信貸年均增長22%,增速位居全球最高行列。其次體現在銀行收入主要來源于利差,非利差收入隻占10%-20%左右;銀行成本投入過大,大多數銀行長期“傍大戶”,搞批發,真正的零售貸款業務太少。
馬蔚華認為,如今這種傳統的銀行增長方式遭到挑戰,挑戰主要來源于新的外部環境、約束條件和社會需求。在外部環境方面,目前世界經濟尚未完全走出經濟危機陰影,而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場化勢在必行,利差縮小将壓縮現有銀行的收益;金融“脫媒”也在侵蝕銀行的生存空間。在銀行約束條件方面,中國也制定了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腕骨”監管體系,以提高銀行風險控制能力,遏制銀行業擴張,這意味着中國絕大多數銀行都要補充資本。以招行為例,在未來5年将因監管要求變嚴,而面臨較大資本缺口。
另外,當前社會需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随着全社會财富快速增長、人口結構老齡化、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銀行業面臨理财業務、移動支付和網絡支付等金融服務需求增加等全新的課題。“因此,中國銀行需要轉型。”在馬蔚華看來,轉型關系銀行業的生死存亡。結合招商銀行前兩次轉型的成功經驗,馬蔚華認為,銀行轉型要依靠戰略、管理和文化做支撐。他說,銀行業要有前瞻性,要“早一點了解市場需求,要能看到未來的趨勢”;要更新管理理念,從過去的以産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并在風險可控範圍内更多傾向中小企業;要通過創造特色文化提高創新能力和競争力。
招商銀行與beat365有着非常緊密的人才培養合作,是學院高級管理培訓中心定制項目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供稿EDP中心 編輯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