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2011年清華經管學院大二本科生暑期社會實踐動态(四)

2011-06-30
閱讀:

 

第四天(6月29日)

6月29日,暑期實踐各支隊的調研工作都已步入正軌。

上午9點雲南大姚支隊到達了調研地點——石羊鎮博愛衛生院。大家調查了醫院的情況,選取部分病人和家屬進行調研。同學們直到中午12點才離開衛生院,到達村委會,見到了村幹部和村民。來村委會的村民,有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有四十出頭的中年婦女,有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有農民,有教師,有商人,有村委會的幹部。同學們問得認真,鄉親們答得實在。不到兩個小時,村民們就都做完了問卷。在做問卷的過程中,幾個村民走到徐老師面前,緊緊地握住她的手,用有些變調但十分有力的地方話一字一句地說:“這個調查真是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啊!希望你們把我們的情況反映給上頭。”臨走時,幾個村民一路小跑着過來,說家裡做好了飯,請我們回去一起吃,“你們問到了我們的心坎兒上”。舒心的笑容流露着鄉親們一吐為快的喜悅,樸實的話語寄托着村民們單純而美好的願望。

 

在石羊鎮衛生院調研

6月29日是廣西東興支隊的同學們到目前為止最充實,也最辛苦的一天。大家在東興鎮竹山村東奔西走,每個人大約走訪了10家農戶,1個村醫。作為長壽之鄉的東興,好像每個家庭都很健康,很安逸,沒有大病,沒有住院,也沒有新農合的報銷。感覺很多人住着二層的樓房,生活地悠然自得。今天深入到村子的各個角落,走訪的9家農戶包羅了瑤族、壯族、京族等多個民族的各種狀況。

 

同學們深入農戶訪談

貴州麻江支隊一行15人到達貴州省麻江縣衛生局。縣衛生局局長、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心主任就貴州省麻江縣農村合作醫療開展狀況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交流。縣衛生局長介紹過後,麻江支隊的師生們就他們關心的問題進一步向工作人員提問,問題涉及流動人口、支柱産業、财政撥款與籌資方式、報銷政策等。衛生局工作人員一一作了具體解答。

6月29日是黑龍江湯原支隊實踐活動的第三天。同學們帶着問題進行了調研,旨在結合當地情況,更加深刻地了解新農合的實施情況,并向受訪住戶提出大家在前兩日實踐中遇到的疑問。村民都表示,無論有沒有新農合,有病都會及時就診。首選是最近的村診所,孩子生病多會選擇佳木斯市的第二醫院和湯原縣醫院。對于鄉村診所不能參加新農合報銷的情況,在走訪的一家村診所中,幾位受訪農戶都表示,在離家很近的鄉診所能治好的話,不能報銷也不是特别介意。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鄉的經濟狀況不錯。

不到農村,不知中國;不到基層,不知中國。社會實踐既是一個做調研、長見識的活動,也是一個受教育的過程。在未來的幾天,同學們期待着實踐路上更加精彩的故事。(供稿經管學院學生工作組、暑期實踐媒體中心 編輯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