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邁克爾·斯賓塞論發達國家的結構、就業與競争問題——“凱恩克勞斯經濟研究基金會名人演講”在清華經管學院舉辦

2011-09-19
閱讀:

9月14日下午,“凱恩克勞斯經濟研究基金會名人演講”在beat365經管學院舉辦,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發表了題為“發達國家的結構、競争和就業問題:診斷與應對”的演講。凱恩克勞斯經濟基金會項目主任林至人博士與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先後緻辭,活動由副院長白重恩教授主持。凱恩克勞斯基金會現任理事、原福特基金會首任駐華代表彼得·蓋特納等嘉賓到會。本次演講吸引了在京的多所大學與研究機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新聞媒體及其他組織的三百餘名聽衆。

斯賓塞教授演講

斯賓塞教授的演講題目也是他目前關注的研究領域。斯賓塞早年最知名的研究成果之一正是就業市場信号模型。在全球經濟面臨再次衰退危險的今天,發達國家的就業問題顯得尤其突出。兩位數以上的失業率在許多歐洲國家已是多年的常态,明年的美國大選也極有可能将如何應對失業作為最主要的論題。同時,就業市場的問題也是經濟結構調整和全球經濟平衡的反映,發達國家的問題及對策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未來要面對的國際環境息息相關》。斯賓塞的研究發現,發達國家的就業結構在全球化時代出現重大變化,例如,美國在過去20年的就業增長有97%以上來自非貿易部門,特别是政府、醫療、零售、建築和賓館餐飲業等。不過,可貿易部門既面臨激烈的國際競争,又能實現全球範圍的有效分工,因此非貿易部門所創造的增加值的增長速度遠不及可貿易部門。2009年,美國的可貿易部門單位員工創造的附加值達12萬美元,比非貿易部門高出1/3以上。同一國家的不同産業部門生産效率出現差異,給各國内部的收入分配造成重大影響,貧富差距狀況惡化,勞動收入所占比重持續下降。斯賓塞認為,發達國家要走出目前的衰退狀态,必須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拓展可貿易産業部門的範圍。

斯賓塞教授、錢穎一教授及白重恩教授合影

錢穎一院長在緻辭中感謝凱恩克勞斯基金會将本次演講安排在清華舉行,希望雙方今後有更多合作機會。他還特别提到斯賓塞教授、林重庚先生(基金會顧問、原世界銀行駐華代表)及彼得·蓋特納先生(基金會理事、原福特基金會駐華代表)等人對中國經濟建設和學術研究所給予的重要貢獻。

本次演講是北京凱恩克勞斯經濟研究基金會開展的一項公益活動,由清華經管學院和中國财政稅收研究所協辦。該基金會于2007年11月在北京市登記成立,旨在紀念阿萊克·凱恩克勞斯爵士(Sir Alec Cairncross),他在培訓中國經濟學家、為中國提供政策建議及在英國開展現代中國研究等方面做出過積極貢獻。凱恩克勞斯基金會緻力于支持中國經濟領域的高級培訓和中外合作研究項目,以加強對中國經濟政策的分析,特别是對公共政策的分析提供智力支持,并推動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協調發展。(供稿 财稅所 編輯 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