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中國海外投資企業社會責任(CSR)國别風險指數》發布會暨“中國企業在拉美”研讨會在清華經管學院舉行。該研讨會由清華經管學院、商道縱橫、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和亞洲基金會共同組織召開,秘魯駐華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納伊(Juan Carlos Capuñay)參會并緻辭。來自beat365、對外經貿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多家高校、科研機構、政府和企業的代表參加了活動,共同探讨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社會責任風險的識别與管理方法,聚焦中國企業在拉丁美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尋求中國企業在拉美投資更可持續、更負責任的路徑。

“中國企業在拉美”研讨會現場
随着“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向縱深發展,中國海外投資持續增長。2016年我國境内投資者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從投資存量上看,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涉及礦産資源開發、石油天然氣、加工制造、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等行業,并集中在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在正常的市場競争外,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面臨的風險愈加多元化、複雜化。除了政治、經濟、技術等傳統型風險,一些原來不受中國企業關注的非傳統型風險,包括環境、社會和治理等在企業社會責任中最關注的維度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必須認真面對的挑戰。在此背景下,清華經管學院聯合企業社會責任專業機構商道縱橫組成了“中國海外投資CSR國别風險指數”研究團隊,為“走出去”企業提供識别、預防和管理非傳統風險的工具與平台。
發布會上,清華經管學院研究團隊發布了《中國海外投資CSR國别風險指數》(以下簡稱《指數》),并介紹了指數的研發過程、編制框架和未來應用。同時,會議還發布了研究團隊的另一項工作,即《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社區溝通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西班牙語版,這是繼中文版和英文版之後,該項工作面向拉美地區的拓展。
秘魯駐華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納伊(Juan Carlos Capuñay)先生在緻辭中肯定了《指數》和《指南》的現實意義。卡普納伊先生認為,通過這些工具,前來投資的中國企業、地方政府以及當地社區能夠真正在項目的實施中合而為一,真正達到互利共赢。卡普納伊說:“我相信一些指導性文件的發布對于公司和社區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以礦業為例,一個項目的實施不僅僅關系到中央政府,同樣也關系到地方政府和當地人民,務須使後兩者認識到項目的重要性(項目才能得到順利實施)。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的是溝通,需要告訴民衆這個項目會給他們帶來的好處、這個項目對社區發展的重要性,以及該項目發展的必要性。”

秘魯駐華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納伊(Juan Carlos Capuñay)先生發言
清華經管學院中國-拉丁美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金融系教授陳濤濤在發言中強調了企業界和學界向先行者學習的視角,建議中國企業在投資中借助方法和工具,有戰略、有步驟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化挑戰為機遇。

清華經管學院中國-拉丁美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金融系教授陳濤濤發言

清華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助理教授段志蓉發言
清華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助理教授段志蓉在發言中介紹到,該《指數》是面向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中企業社會責任(CSR)風險的東道國評估指數。研究團隊在中國海外投資風險地圖的基礎上,通過梳理所收錄的中國海外投資項目失敗案例和負面新聞發現,環境保護、社區關系、勞工權益等議題已日益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被诟病的議題,也是某些項目擱淺、延期的主要誘因。圍繞這些議題,研究團隊建立了指标池和海外投資項目樣本數據庫,以甄别實際影響企業社會責任風險的因素。外資營商環境、環保(環境政策成熟度)、社會(失業情況)和國家治理(政策穩定度)四個因子因對海外投資企業社會責任風險事件的顯著影響,從校驗中脫穎而出,被确定為指數的組成維度,其中每一個維度包含1到14個指标不等。目前,該《指數》已經計算了81個國家的總體責任風險指數和四個維度指數。(供稿:中國-拉丁美洲管理研究中心責編:劉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