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專訪陳煜波

2020-05-13
閱讀:

2020年5月13日,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煜波應邀接受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的英文專訪,對當下有關數字經濟的諸多熱點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海内外收視及新媒體閱讀量達300萬,引發公衆的熱議和思考。

1_meitu_1.jpg

beat365轉載CGTN專訪陳煜波的視頻

CGTN:中國正積極推動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并宣布了新基礎設施計劃,為數字化進程提供更多支持。那麼,您如何看待該計劃,它将如何重塑中國經濟?

陳煜波:實際上,新的基礎設施并不是真正的新事物。我認為即便沒有新冠病毒,中國仍然會推動這一議程,無論是所謂的新基建還是其他名稱。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正處于一個關鍵時刻,我們要加速其數字化轉型。我想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已經看到,無論是來自政府還是來自私營部門,中國人都已經在數字化轉型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而新冠病毒進一步推動了這一進程。

CGTN:的确從廣義上講,中國的數字經濟已經占GDP的1/3以上。您如何看待該行業的潛力?例如五年後的中國數字經濟會是怎樣的?

陳煜波:我認為中國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目前的數字化程度與大多數發達國家之間仍然存在差距。通常現在,我們看看西方國家數字轉型的統計數字,占整個GDP的比例大約是一半以上。

因此,我認為,如果中國能夠在五年内實現這一目标,那将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而且我認為在中國已經有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尤其是在消費領域。

CGTN:數據安全和隐私問題在中國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全國人大表示,今年将把數據保護立法推向新的階段。那麼它将對數字經濟發展産生什麼影響?

陳煜波: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倡議。如果您考慮數字經濟的新變化,那麼從本質上講,數據将成為新的資源或關鍵生産要素。回到農業時代,土地和勞動力是關鍵的生産要素。回到工業時代,資本成為新的關鍵生産要素。現在,如果我們進入數字經濟的新時代,那麼數據将成為新的關鍵生産要素。但是,在數據時代,最重要的是數據的産權,如果我們對數據安全和隐私沒有嚴格的規定,那麼很難真正擁有一個清晰定義的數據産權,這将無法保證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我認為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舉措。

CGTN:聯合國及其去年的第一份數字經濟報告認為,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國家主導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您如何看待這兩個數字經濟的差異和動态?我們會看到更多的競争或合作嗎?

陳煜波:如果您真正看一下世界範圍内的數字經濟格局,則有兩種不同的模式。其中一個來自矽谷,在我個人的觀點裡這實際上代表了發達國家的數字經濟模式。在這部分地區,在工業化過程完成之後,數字經濟才開始發展。但是,我們看到,在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中,數字經濟開始發展的時候,經濟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也就是說,整個經濟同時具有這三個部分的平行發展,因此在中國這樣的大多數新興市場,在互聯網突然出現的同時,我們仍未完成所謂的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本質上,市場上大多數互聯網公司所面臨的大多數情況是,經濟沒有堅實的基礎或基礎設施用于數字經濟或互聯網。因此,那些數字巨頭或互聯網公司必須在推動數字議程的同時完成這一工業化過程。本質上,他們必須使用數字工具來完成工業化問題。

舉個例子,在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中,對于中國大多數的電子商務公司而言,他們必須首先建立某種基本的商業基礎架構,例如物流或信貸,要建立基礎架構,同時推動市場發展,但是,在矽谷,那不是問題。因此,我們所看到的中國取得的成就實際上并非中國市場所獨有,這在大多數新興市場中是很普遍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過去十年中驗證的内容可以推廣或适用于大多數新興市場。例如,最近幾年,我們看到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數字經濟營銷蓬勃發展,這與中國所做的非常相似。

供稿:品牌與傳播辦公室

編輯:張曉雪

審核: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