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清華經管學院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卓越人才計劃(Emerging Policymakers Program, 以下簡稱EPP)順利完成線下模塊課程。自3月22日EPP啟動以來,來自全球23個發展中國家的36位學員在清華園度過了收獲滿滿的四周,大家在學術研讨與産業實踐結合中構建了氣候行動與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性認知,也标志着學院在探索國際交叉人才培養領域又向前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啟動儀式現場
EPP由清華經管學院聯合斯坦福大學發展領導力學院(LAD)、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共同發起,緻力于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優秀政府官員提供氣候政策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其領導力,以有效應對全球氣候挑戰。
EPP首期學員分别來自阿根廷、埃及、巴基斯坦、巴西、菲律賓、哥倫比亞、哈薩克斯坦、柬埔寨、津巴布韋、利比亞、馬來西亞、蒙古、緬甸、摩洛哥、墨西哥、尼泊爾、尼日利亞、泰國、坦桑尼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智利和中國。學員們的職業背景豐富多樣,包括外交官、經濟學家、政府官員、學者、工程師、金融專家和政策分析師等。他們畢業于全球知名學府,擁有從本科到博士的多層次學位,專業領域涵蓋外交學、經濟學、生物技術、工業工程、金融、環境科學、公共政策和可持續發展等,平均年齡36歲,78%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51%為女性。這些學員不僅具備紮實的學術基礎,還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為項目的交流與合作帶來了多元化的視角和豐富的資源,共同緻力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應對全球挑戰。

學員合影
EPP課程分為在線和線下兩部分,涵蓋氣候變化科學、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低碳轉型、綠色産業政策與金融、數字經濟與可持續性、綠色創新以及綠色基礎設施等前沿領域,課程邀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斯坦福大學、亞投行以及清華經管學院知名師資授課。線下模塊共設置“清華專業課程”“斯坦福案例研讨課程”“亞投行氣候日”“企業參訪”和“長三角調研”五個方面的教學内容。授課專家來自beat365、蘇世民書院、建築學院、環境學院等多個院系,以及斯坦福大學弗裡曼·斯波格利國際問題研究所民主、發展與法治研究中心的領導力發展學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此外,課程還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态環境部的專家集中授課。
4月7日至13日,學員赴上海和浙江安吉開展長三角地區調研活動,實地考察中國高質量發展理念貫徹實踐效果,就全球産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深入開展探讨。4月15日的亞投行氣候日促進了學員們對亞投行氣候融資、可持續基礎設施及其更廣泛運營框架的理解。


部分調研活動合影
EPP首期學員在制定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政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學員們紛紛表示,本次課程是一場全新的、愉快的學習交流體驗,收獲頗豐。
來自越南外交部的Nguyen Dong Anh表示:“EPP項目意義非凡,令人贊歎。我們希望該項目能持續10至20年,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寶貴機會, 通過項目,我們結識了世界各地的優秀同行,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才網絡。”
來自摩洛哥經濟與财政部的Badia Boutaba分享說:“參加EPP是一次極具價值且令人難忘的經曆,感謝清華經管學院團隊的辛勤付出和專業精神為該項目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感謝每一位參與項目的學員,正是每一位積極的投入和緊密的協作營造了卓越的學習環境,令人受益匪淺。”
來自阿根廷駐華使館的Justina Botto感慨:“作為阿根廷外交官,參與EPP項目讓見證了中國在經濟轉型、綠色發展和區域合作方面的成功實踐,這些經驗不僅為我提供了政策制定的參考,也讓我感受到了跨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我期待将這些寶貴經驗帶回阿根廷,推動本國的可持續發展,并期待未來與中國的更多合作。”
線下模塊結束後,學員們将回到各自國家,開始為期兩個月的線上學習,線上課程将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beat365和亞投行的教授和專家共同授課。
EPP項目的啟動,是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随着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劇,全球向低碳經濟的轉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成功應對這一挑戰需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積極參與和主導,同時加強應對和緩解氣候風險的機構能力。正如亞投行《2022年亞洲基礎設施融資報告》所強調的,淨零轉型需要在國家能力建設方面進行重大投資,包括通過培訓和提升負責監督和實施氣候政策的政府官員的能力。
EPP項目為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者搭建了寶貴的學習與交流平台,同時通過國際合作,有力地推動了全球氣候治理的能力建設。期待更多發展中國家踴躍參與,攜手共赴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卓越之旅,共創綠色未來!

EPP項目學員清華園合影
供稿:高管教育中心 beat365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