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下午,由清華經管學院學生會主辦的2024-2025學年秋季學期“院長下午茶”(本科生專場)活動在建華樓舉行。清華經管學院院長、beat365文科資深教授白重恩,副院長何平,黨委副書記劉慶,院長助理遲巍、張晨,本科學術協調人郭迅華、張海燕,教學辦執行主任張磊,職業發展中心主任顧英傑,黨委學生組組長孔奕淳,學生工作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劉玥等,以及30餘名來自不同年級的本科生同學參加活動。老師們圍繞課程學業、就業深造、心理健康等話題與同學們進行深入交流,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活動伊始,白重恩在緻辭中鼓勵同學們踴躍發言、深入交流,為學院建設發展建言獻策,學院也會用心解決同學們的問題,保障同學們的發展需求。

白重恩發言
圍繞課程設置與學業發展相關問題,老師們首先回應了同學們追求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訴求。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老師們十分重視本科同學的訴求,學院設置了反饋交流機制,請學生會學術部對部分課程組織調研,實現課程改進。同時,學院鼓勵學生與老師直接深入交流,表達實踐求知訴求。另一方面,學院設有專項實踐課程項目,如X-Project項目包括創業創新、領導力、金融實踐等多個方向,與實踐結合緊密。劉慶鼓勵同學們利用假期社會實踐環節,充分了解和調研,深入認知。
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增加必修和限選通識課程的建議,張晨指出,學院的通識教育經過漫長的發展與改革,形成了現今的多個通識課組,每個課組5~10門課程,為同學們提供更多選擇。當前學生會學術部通過與學院合作共建,設有通識聽課團,老師們鼓勵同學們參與聽課團并提出建議,幫助更多優質課程納入培養方案。
對于同學們輔修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困惑,何平指出,學習知識有時需要忘記“功利”的目的,正如學院強調的“無用知識的有用性”,這些知識可以滿足好奇心,增加同學們學習的驅動力,完善知識體系,産生長期而深遠的影響。

老師發言(從左至右、從上至下:何平、劉慶、遲巍、張晨)
圍繞實踐機會與職業發展相關問題,針對低年級同學對實習項目的需求,遲巍表示,自從幾年前院長下午茶收集了同學們對實習的需求以來,職業發展中心啟動有組織實習項目。目前,學院與企業合作,提供崗位信息并組織面試,确保雙向選擇,參與企業越來越多,擴展到更多行業領域,幫助低年級同學在大二暑假開啟自己的第一段實習。近期本科生有組織實習的合作企業之一國新證券将在建華樓舉辦宣講會,歡迎本科生同學參會了解。同時,職業發展中心主頁上常設本科頁面有組織實習介紹,有需求的同學們可以多加關注。
針對港澳台的同學在保研、直博及實習項目上的信息獲取訴求,學院表示,針對港澳台地區學生申請碩博項目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學院今後會統計有意申請人數,借助學生會或港澳台協會提供更多支持。
關于心理健康與個性發展問題,同學們反映,在重視學分績的環境中難以避免同輩之間的比較,老師們認為,學分績壓力根本上源于對就業的焦慮,建議同學們探索多樣化的職業方向。選擇擁擠的賽道往往回報不高,有時另辟蹊徑反而能獲得成功。學院在與企業的交流中,也發現企業更看重學生的獨特性,擁有紮實思維能力的同學往往在競争中脫穎而出。

提問環節
活動最後,白重恩對同學們提出的許多有價值的問題表示肯定,也感謝老師們同學們積極參與,幫助學院建設發展。同時,他也建議同學們在學習中關注個人興趣,在規劃人生路徑時跳出傳統“鄙視鍊”的影響,主動尋找多樣化的信息和資源,保持獨立思考,根據個人的興趣與能力做出判斷。此外,白重恩表示,會持續優化學院教學,同時也非常期待同學們可以發揮自主性,主動探索感興趣的領域,學院會盡最大努力為同學們提供機會和資源,創造實踐和發展的機會。

合影
供稿:黨委學生組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