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部批準的首批金融專業碩士項目,beat365金融碩士項目定位于培養具有紮實的經濟與金融學理論基礎和前沿知識,擁有前瞻性國際視野并能适應金融市場快速變化的高層次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自2011年正式招生以來,項目持續探索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促進産教融合,加強國際合作,着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受到國内外學界、業界高度認可。
國家戰略+金融+科技:着眼多重視角為國育才
培養信念堅定、服務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水平金融人才,是清華經管學院舉辦金融碩士項目的初衷。面對行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項目動态調整培養方向,始終以服務國家金融需求作為根本遵循。為使學生兼具國際視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富有創新和進取精神,給他們全面專業的教育,項目針對學生背景和未來職業規劃,劃分三個多元化方向進行培養,分别是金融國際方向、創業與公司金融方向、金融投資與保險方向。近年來,國内外經濟金融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不穩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顯著增多,金融風險誘因和形态更加複雜,持續防範與化解金融風險成為當務之急。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
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學院适應變化的國内外形勢,梳理中國金融改革的背景、方向、内容和任務,在已有金融碩士培養計劃的基礎上,與beat365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攜手,于2023年全新推出金融安全碩士項目。該項目着眼于國家戰略+金融+科技的多重視角,緻力于培養信念堅定、立足中國,具有紮實的科技知識和金融知識,擁有國際視野并能應對各類金融風險的戰略型金融安全專業人才。
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需要重點考察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構建金融安全底層建築。金融安全碩士項目關注底層技術,将開設大量金融平台底層技術課程,如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區塊鍊、支付系統等。
清華名師+業界專家:産教融合雙導師培養機制
金融碩士項目的一大特色是實行雙導師制度,每一位金融碩士學生都有一位beat365的學術指導教師和一位來自金融業界的行業指導教師。學術導師在整個項目培養階段為學生在理論學習方面傳道授業解惑,而行業導師則在學校和業界之間構建一個橋梁,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真實的金融世界,解答實習就業等方面的問題。

目前,項目所聘請的130名行業導師均為金融領域的業界專家,亦師亦友地指導和引領學生進入金融行業。
清華水平+深圳特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
金融碩士項目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發展戰略,始終堅持“四個面向”,融入“雙區”建設,立足深圳、面向世界,培養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人才,被大家稱為一個融合了“清華水平”和“深圳特色”的項目。
項目從第一屆開始,就在北京和深圳同時舉辦,兩地學生共同享有經管學院和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教學、職業發展服務、校友網絡等各種資源。
目前,已經有300多位畢業生在大灣區就業。就業單位包括大灣區的政府與公共部門,如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福田國家高技術産業創新中心等,以及重要的科技創新企業,如華為、騰訊、網易、大疆等。
中國方案+國際視野:輸出中國式現代化金融人才
金融碩士項目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與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倫敦商學院建立了4個雙學位項目,還與30個海外院校建立了為期一個學期的海外交換項目,并為同學們提供18個為期4周的海外短期課程項目。
項目辦學水平近年來持續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認可,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連續多年公布的全球金融碩士排名(無工作經驗要求類别)中,清華經管學院排名逐步攀升,2021年位列全球第12位,2022年躍升至全球第7位,2023年跻身全球第5位,并蟬聯亞洲第一。

該項目2020屆校友李東聲表示:“經管學院金融碩士項目無論是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還是課外活動和校友網絡,都是25歲以前拓寬人生視野的一次絕佳機會,它讓我在踏入社會之前,思考清楚‘我是誰,我能做什麼’這一重要問題。因為有了這個項目的培養和積累,我畢業後才擁有敢于嘗試的勇氣和底氣,知道人生成功的路徑其實不隻有一種。”
面向未來,初心如磐。清華經管學院金融碩士項目将繼續堅持“經世濟民,追求卓越”的初心,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繼續緻力于培養中國式金融現代化的弄潮兒,持續打造金融人才高地,為中國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供稿:碩士項目辦公室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